南台 (臺)
即金虎台的别称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故邺城西北隅,与其北铜雀台、冰井台合称三台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 王先谦补注: “李善 《文选·魏都赋》 注云: 铜雀园西有三台,中央铜雀台,高十丈,有屋一百一间,亦曰中台; 南则金虎台,高八丈,有屋一百九间,亦曰南台; 北则冰井台,亦高八丈,亦曰北台。”
即金虎台的别称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故邺城西北隅,与其北铜雀台、冰井台合称三台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 王先谦补注: “李善 《文选·魏都赋》 注云: 铜雀园西有三台,中央铜雀台,高十丈,有屋一百一间,亦曰中台; 南则金虎台,高八丈,有屋一百九间,亦曰南台; 北则冰井台,亦高八丈,亦曰北台。”
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罗家营乡古路 (楼) 板村。清乾隆十九年 (1754) 设鄂奇特卡伦于此。光绪《归绥识略》: 鄂奇特卡伦 “在城东北四十里,距哈喇沁二十里”。
一名淮渎庙。或称淮渎祠。初建于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二十二里固庙。东汉延熹六年 (163) 移建于今桐柏县城关镇东关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平氏县注引 《荆州记》: “ (大复) 山南有淮源庙。” 《元和志》
隋开皇十七年 (597) 改汶阳县置,属兖州。治所即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。唐乾封元年 (666) 改名乾封县,总章元年 (668) 复为博城县,神龙元年 (705) 改为乾封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
清置,属灵石县。即今山西灵石县北十八里两渡镇。在山西省灵石县北部。面积98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两渡,人口 3220。古称回水湾,因该处有两个渡口,后改为两渡。1949年属灵石县六区
①元至元十一年(1274)置,属大理路。治所即今云南保山市。至元十五年(1278)升为府。②元至元十七年(1280)置,属会川路。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北五里老街乡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永昌县。
隋大业三年(607)改灵州置,治所在回乐县(今宁夏吴忠市北)。辖境相当今宁夏中卫、同心县及其以北地区。唐武德元年(618)仍改为灵州。开元九年(721)于此置朔方节度使。天宝元年(742)复为灵武郡。
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。一说在今古浪县境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上》: 东晋太元元年 (376),前秦将苟苌、梁熙等攻前凉,前凉将 “马建惧,自杨非退还清塞”。即此。今地不详,约在甘肃省古浪县境内。东晋太元元年
即今缅甸钦敦江。一说指今迈立开江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2: “丽水一名禄卑江,源自逻些城三危山中,南流过丽水城西,又南至苍望,又东南过道双王道勿川西,过弥诺道立栅,又西与弥诺江合流,过骠国,南入于海。
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西济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北十三里。四年 (621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分济源县置,治今河南省济源市北,属西济州。四年废入济源县。
明洪武十三年 (1380) 改桂林左卫置,属广西都司。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市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