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剑路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升南剑州置,属泉州行省,后改属福建行省。二十三年 (1286) 以后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剑浦县 (今福建南平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、三明、将乐、顺昌、沙县、尤溪、永安、大田等市县地。大德六年 (1302) 改为延平路。
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升南剑州置,属泉州行省,后改属福建行省。二十三年以后属江浙行省。治所、辖境同南剑州。大德六年(1302年)改为延平路。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升南剑州置,属泉州行省,后改属福建行省。二十三年 (1286) 以后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剑浦县 (今福建南平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、三明、将乐、顺昌、沙县、尤溪、永安、大田等市县地。大德六年 (1302) 改为延平路。
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升南剑州置,属泉州行省,后改属福建行省。二十三年以后属江浙行省。治所、辖境同南剑州。大德六年(1302年)改为延平路。
①宋置,在今浙江天台县。宋《嘉定赤城志》卷3天台县:赤城驿“在县西南二百步”。②在今浙江临海市城区江下街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台州府:赤城驿“在府治东南。宋置丹丘驿,明朝改今名”。清康熙三十九年(1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,属陆凉州。治所在蔡村 (今云南陆良县西南二十六里河纳)。明永乐初废入陆凉州。古县名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,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南河纳村。属陆凉州。明永乐初废。
相当今四川温江、双流二县境之杨柳河。《元史·河渠志三》:马坝渠“乃自其北涯凿二渠,与杨柳渠合,东行数十里,复与马坝渠会,而渠成安流”。
①一名赭阳县。西汉改阳城县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六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21:“在堵水之阳,故名。” 西晋属南阳国。东晋属南阳郡。南朝宋废。②南朝梁置,属魏兴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郧县西南。寻废。唐
①一作“耿”。商代国都。《世本》:“祖乙迁于耿。”《史记·殷本纪》 作“邢”。其地主要有三说:(1)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南。《帝王世纪》:“殷祖乙徙耿,为河所毁,今河东皮氏耿乡是也。”(2)在邢丘(今河南
明置,在今四川天全县西紫石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 天全六番招讨司有紫石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 “禁门关” 条下: “紫石关在司西百里。”
明置,属政和县。即今福建屏南县东北双溪镇。
西周、春秋邑名。在今河南孟县南。《左传》:隐公十一年 (前712),王 “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、原、絺、樊、隰、郕、攒茅、向、盟、州、陉、隤、怀”。宋元人注: “盟,盟津。”古邑名。西周、春秋邑。在今河
即今海南省临高县治。南宋绍兴初临高县迁治于此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4琼州: 临高县 “初治英邱,绍兴初迁于莫村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。清咸丰元年(1851年)洪秀全设大本营于此。
即今黑龙江汤原县东北莲江口镇。为鹤岗铁路的起点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