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千山

千山

一名千朵莲花山,又名千顶山。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南。明《全辽志》卷1:千山在“(辽阳)城南六十里。世传唐征高丽驻跸于此。峰峦秀丽,独胜辽左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“平顶山”条下:“千山在司南六十里,峰峦丛密, 以千数记,中有龙泉、温泉、香岩等寺及仙人台、罗汉洞诸胜。”民国《辽阳县志》卷6:“辽东名胜首推千山,所谓无峰不奇,无石不峭,无寺不古。”其中有五大寺、八庵、九宫、十二观,“咸在重峦绝老桧苍松杂花异卉之间”。今为辽宁著名名胜风景区。


(1) 在辽宁省东南部。东北接长白山,西南止于大连市南端老铁山,构成辽东半岛主干山脉。主要由片麻岩、花岗岩和石灰岩构成。大部为波状丘陵地。海拔500米左右。高峰有老秃顶山(1325米)、步云山(1130米)、绵羊顶子山(1045米)等。(2) 在辽宁省鞍山市东南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千山,在司南六十里,峰峦丛密,以千数记。”原称千华山,为千山、华表山的合称,简称千山。又称积翠山、千朵莲花山。属千山山脉。最高峰仙人台,海拔708米。与长白山、医巫闾山合称东北三大名山。自古为辽东名胜,有“无峰不奇,无石不峭,无寺不古”之誉。名胜古迹颇多。山上广建寺庙、道观。有祖越、龙泉、大安、中会、香岩等五大禅林和道教建筑无量观。山石、寺庙、园林融为一体,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
鞍山千山景区示意图


猜你喜欢

  • 齐乐县

    北周明帝时改齐乐郡置,属齐通郡。治所在丹棱县东北二十里(今四川眉山县西北)。武帝时改为洪雅县。古县名。北周明帝置,治今四川省丹棱县东北。属齐通郡。武帝改为洪雅县。

  • 十二道沟

    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北十二道沟乡。清光绪《吉林全省地舆图》:临江县东南有十二道沟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7:“十二道沟铁矿在十二道沟迤东之十二道湾,质性甚优。”

  • 侍郎山

   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6靖州: 侍郎山 “宋侍郎程敦厚言事忤秦桧,谪居靖州,尝游此山,因名”。

  • 西故镇

    北宋置,属蕲县。即今安徽固镇县。金改为西固镇。

  • 辽州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治所在乐平县(今山西昔阳县西南四十余里西寨村附近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辽州,六年(623)移治辽山县(今山西左权县)。八年(625)改为箕州。中和三年(88

  • 喀尔喀莫

    亦作哈库马、喀尔库玛屯。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“正西松花江即混同江南岸距 (富克锦) 城……一百三十里喀尔库玛屯。”

  • 蓝关

    在今广东龙川县东南,距五华县西北岐岭不远。唐韩愈 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 诗: “云横秦岭家何在?雪拥蓝关马不前。” 指此。清嘉庆 《龙川县志》 载: “通衢界龙川、长乐之间,潮、嘉晋省之要道,有与秦

  • 石篱山

    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石城县:石篱山“在县北四十里。其西、南、北三面皆竣,东稍平,叠石如篱”。

  • 飞龙山

    ①即封龙山。在今河北鹿泉市南,接元氏县界。《晋书·孝怀帝记》:永嘉三年(309),“石勒寇常山,安北将军王浚使鲜卑骑救之,大破勒于飞龙山”。《元和志》卷17获鹿县:飞龙山“在县南四十五里”。②在今湖北

  • 窦坝铺

    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南豆坝站。明正德 《四川志》 卷16宜宾县: “宝坝铺、安边铺俱在治西。”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89宜宾县: 窦坝铺 “在县西五十五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