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贤堂
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旧绵州城内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4绵州:十贤堂“绘涪翁、庞统、蒋琬、杜微、尹默、李白、陈该、苏易简、王仲华、欧阳修共十人”。
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旧绵州城内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4绵州:十贤堂“绘涪翁、庞统、蒋琬、杜微、尹默、李白、陈该、苏易简、王仲华、欧阳修共十人”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东。大业二年 (606) 废入章丘县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置,属谭州。八年 (625) 废入平陵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9历城县下引 《述征记》
即娑速府路。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辽阳行省: 元初“以广宁府、婆娑府、懿州、盖州作四路,直隶省。……(至元) 二十五年,改东京为辽阳路,后废婆娑府为巡检司”。
又名余荫园。在今广东番禺市(市桥镇)东北十八里南村镇。建于清同治六年(1867),由举人邬燕天为纪念其祖先余荫而建。布局奇巧。与顺德市清晖园、东莞市的可园、佛山市的十二石斋,同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园。在广
即黄山。在今安徽黄山市。黄山古称三天子都山。黟、歙建县后,通称黟山。东段走向,偏向东北,称北黟山。此段山势峻峭,古属僻远深山区,开发较晚。唐天宝间,太平建县后,始见黄山之名,《元和志》卷28太平县载:
在今江苏东海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海州: 蔷薇河在 “州治 (今海州镇) 西一里。东北通北海,西北通赣榆,南通新坝,直抵淮阴,内接市河入州城。先时漕运由此入淮,北场盐课亦从此达安东(今涟水县)。
即今台湾省彰化县东南社头乡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1:大武郡牛社“离府治三百四十里”。
在今陕西旬阳县东,接白河县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9金州:当门山“在洵阳县东百七十里。有两峰相对,望之如门”。
亦作古束。即今广西蒙山县东古苏村。清咸丰二年(1852)二月,太平军在永安州城(今蒙山县)被围,天地会主将罗大纲破古苏冲清军防线,大队由古苏冲小路突围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。清末太平军大败清军于
唐方镇名。咸通三年 (862) 分岭南节度使东部地置,治所在广州 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区相当今广东 (除连州、连南瑶族自治县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外) 及海南省。乾宁二年 (895) 号清海军。唐方镇名
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)置,属晋熙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北十八里吕亭镇。寻废。泰始二年(466)复置,南齐改为吕亭左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年)置,治今安徽省桐城市东北。属晋熙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