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院
俗称弥勒庵。在今北京西直门南小街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52引《燕都游览志》: “十方禅院,相传为北留庵。万历初,有大力者夺之。于时五台陆公捐资首唱归其直,堂其址。畚筑之余,得残碑尺许,有贞观年月及北留寺记等字,然后知其为唐寺也。”
俗称弥勒庵。在今北京西直门南小街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52引《燕都游览志》: “十方禅院,相传为北留庵。万历初,有大力者夺之。于时五台陆公捐资首唱归其直,堂其址。畚筑之余,得残碑尺许,有贞观年月及北留寺记等字,然后知其为唐寺也。”
在今湖北枝江县西南长江中。 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一》: 㴜洲 “在枝江县东六十里。 㴜洲之尾曰灞洲”。
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北六郎关乡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六郎关“在郧西县西南一百七十里。旧上津县南六十里”。
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昭化县:马鸣关在“县北百里”。
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禹王城。《春秋》: 桓公五年 (前707),“城祝丘”。即此。西汉置即丘县。古邑名。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郯城县东北。《春秋》桓公五年(前707年):在祝丘筑城。即此。西汉
清置,属鄱阳县。即今江西波阳县南角山北麓角山前。
即今浙江慈溪市西二十二里周巷镇。旧属余姚县。清乾隆 《绍兴府志》 卷7 《市》 引 《万历志》: 周巷市 “在县西北四十五里”。
故地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东的巴厘岛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 有专条记述。
又作埇桥。在今安徽宿州市南汴河上。唐时控扼汴运,为运道之咽喉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(781),淄青节度使“李正己遣兵扼宿州甬桥、涡口, ……江淮进奉船千余艘, 泊涡口不敢进”。元和四年(809),
明万历四十二年(1614)置,属崖州。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南老乐城村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①在今河北抚宁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天马山“本名马头崖,巉岩突兀,如控马首于云霄,三伏常有积雪。隆庆初,蒙古土蛮入犯, 邑人多避兵于此。万历中改今名”。②又名干山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