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十六路

十六路

南宋建炎元年(1127)诸路遍设安抚司,掌一路兵民之政,代替转运司成为一路的主要统治机构。南宋初分境内为:两浙东、两浙西、京西南、淮南东、淮南西、江南东、江南西、荆湖南、荆湖北、成都府、潼川府、利州、夔州、福建、广南东、广南西十六路。四年,江南东、西两路合为一,绍兴元年(1131)复分为东、西两路。十四年,利州分为东、西两路。乾道四年(1168)又合为一路,复旧制。其后又时有分合,至嘉定三年(1210)复合为十六路。


南宋建炎元年(1127年),诸路遍设安抚司,掌一路兵民之政,代替转运司成为一路的主要统治机构。南宋初分境内为两浙东、两浙西、京西南、淮南东、淮南西、江南东、江南西、荆湖南、荆湖北、成都府、潼川府、利州、夔州、福建、广南东、广南西十六路。四年,江南东、西两路合为一,绍兴元年(1131年)复分为东、西两路。十四年,利州分为东、西两路,乾道四年(1168年)又合为一路,复旧制;淳熙二年(1175年)又分两路,三年复合,五年又分,绍熙五年(1194年)再合,庆元二年(1196年)又分,嘉定三年(1210年)复合为十六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施南长官司

    明永乐三年 (1405) 改宣慰司置,属大田军民千户所。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西椒园镇水田坝。四年 (1406) 改为施南宣抚司。明永乐三年(1405年)改施南宣慰司置,治今湖北省宣恩县。次年为施南宣抚司

  • 蔡家路镇

    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北蔡路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川沙县北有 “蔡家路”。

  • 头悌山

   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一百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卢溪县“连竭提山”条下:头悌山“巉岩耸秀,施溪水经其下”。

  • 巴兰窝集

    在今黑龙江省铁力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巴兰窝集“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五十里,混同江之北”。巴兰河源于此。

  • 彭女山

    即彭亡山。今四川彭山县东十里之仙女山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彭山县: “有彭女山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74彭山县: “彭女山在县东北十里。《华阳国志》 云: 彭祖冢及祠在此。后汉将岑彭死于此。又名彭亡山,

  • 昌门县

    唐永泰元年 (765) 置,属歙州。治所在今安徽祁门县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28祁门县: “本古昌门地,汉黝县之南境,永泰元年草贼方清于此伪置昌门县,以为守备。” 二年 (766) 改为祁门县。

  • 乌江

    ①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乌江镇附近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楚汉之际,项羽兵败垓下,“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。乌江亭长檥船待”。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和州》:乌江浦“在州东北四十里。土多黑壤,故名”。②沩水支流

  • 珊城

    在今江西金溪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抚州府金溪县: 珊城 “在县西南四十里。《志》 云,南唐后主李煜时所筑”。

  • 牛岩隘

   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平乐府二》:牛岩隘“在富川县东。民瑶杂居,与湖南江华县山界相连,设兵防守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。北与湖南江华县山界相连,汉瑶杂居,清时设兵防守

  • 金雁水

    即雁江。今四川之沱江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5简州 “诗” 载转运使荣諲诗: “城下江流金雁水,亭中人弄玉琴弦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7简州:雁水,“雒水之别名也。其上流为金堂河,流经州界,谓之雁水。相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