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营长官司
元置十二营寨, 明洪武十九年(1386)改置十二营长官司,属安顺州。治所在今贵州普定县东十六里十二营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废。
元为十二营寨,明洪武十九年(1386年)置长官司,在今贵州省普定县东十二营。属安顺州。洪武二十五年属普定卫,正统三年(1438年)属镇宁州,万历三十年(1602年)属安顺军民府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废。
元置十二营寨, 明洪武十九年(1386)改置十二营长官司,属安顺州。治所在今贵州普定县东十六里十二营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废。
元为十二营寨,明洪武十九年(1386年)置长官司,在今贵州省普定县东十二营。属安顺州。洪武二十五年属普定卫,正统三年(1438年)属镇宁州,万历三十年(1602年)属安顺军民府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年)废。
明置,即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平乐府二》: 桂岭营 “在贺县东北。明万历间于桂岭适中要地,建立大营,设守备驻守,分防十三营。今于桂岭、赖村、停歇、龙水、大讷、黄峒、牛瑞、石牛等八营,分兵防
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岛之北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吉贝屿“澎民常往张网捕鱼”。
明置,属广宁卫。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闾阳回族满族镇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2“驿传”: 闾阳驿在 “广宁城南五十里,千户潘英重修”。清高士奇 《扈从东巡日录》 卷上: 清康熙二十二年 (168
在今安徽淮北市东北。1938年5月, 日军包围牛眠村,屠杀群众一百九十三人,杀绝十余户,烧毁房屋五百多间,制造了著名的“牛眠惨案”。
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长江北岸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左径白螺山南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8监利县:白螺山在“县东南百四十五里。山皆白土,其形似螺”。在湖北省监利县东南、长江北岸,隔江与湖南省临湘市道人矶
一名弇中谷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南。《左传》:成公二年(前589),“晋师从齐师,入自丘舆。击马陉”。即此。春秋齐地。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南。《左传》成公二年(前589年):“晋师从齐师,入自丘舆,击马陉
1933年11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,治罗文镇(今四川万源市西南罗文镇)。1935年2月废。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由四川省万源县西南部罗文坝地区析置,治今万源市罗文镇,后迁行县坪等地。1935年春
唐贞观十一年 (637) 改南龙州置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望水县 (今云南晋宁县南二十六里大古城)。南诏废。
即今新疆精河县北之艾比湖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北庭大都护府: “西林守捉,又经黄草泊。”
即杨家会镇。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四十里江中沙洲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繁昌县:大江“江面广阔,凡数十里,中有洲,曰杨夹沙镇”。又鹊尾洲“今江中有数洲,其大者为杨夹沙镇,或以为即古之鹊尾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