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麂山
即今浙江平阳县东北麂山列岛。明《郑和航海图》作“东洛山”。民国《瑞安县志》卷3载:“北麂山高167.7公尺,一名北岐山,又名东洛山。前清乾隆年间,海盗蔡牵盘踞,抗拒提督李长庚之师。今山中之大校场、小校场、东水门、西水门等名称均牵所署。”
即今浙江平阳县东北麂山列岛。明《郑和航海图》作“东洛山”。民国《瑞安县志》卷3载:“北麂山高167.7公尺,一名北岐山,又名东洛山。前清乾隆年间,海盗蔡牵盘踞,抗拒提督李长庚之师。今山中之大校场、小校场、东水门、西水门等名称均牵所署。”
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南三十六里。唐白居易《沃洲山禅院记》:“沃洲山在剡县南三十里。”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南。北通四明山,下统大溪。唐咸通初裘甫起义,据此为寨。
即今湖北当阳市东北三十四里淯溪镇。清设外委驻防。在湖北省当阳市东北部。面积374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淯溪河,人口7620。以河得名。历史上为安襄驿道重镇。1950年属淯溪区,1951年
在今山西榆次市东南。《水经·洞过水注》:“洞过泽南,涂水注之,水出阳邑东北大嵰山涂谷。”即此。
即今三塔寺。在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,大理古城西北郊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6大理府: 崇圣寺“在点苍山十峰之下,唐开元中建。中有三塔,制极精巧,今名三塔寺”。三塔今存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亦作缚达国。指以缚达城为首都的黑衣大食。即今伊拉克巴格达。南宋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卷3:大食诸国“白达国系大食诸国之京师也。其国王则佛麻霞勿之子孙也,大食诸国用兵相侵,不敢犯其境,以故其国富盛”。
在今福建福州市城内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4福州府: 欧冶池 “在布政司后。昔欧冶子铸剑之地,周围数里”。
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太和县(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。1913年废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改大理路置,治太和县(今云南大理市北
金升威戎堡城置,属德顺州。治所即今甘肃静宁县南四十里威戎镇。后废。古县名。金升北宋威戎堡置,治今甘肃省静宁县东南威戎镇。属德顺州。后废。
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置,属岷州。即今甘肃宕昌县西北理川镇。
即今江苏泗洪县东北四十二里界集镇。清乾隆 《淮安府志》 卷5: 桃源县 (有泗阳县) 有界头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