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汝河
元至正年间,分汝水上游东出㶏水(今沙河)入颍水,称北汝河。
沙河支流。在河南省西南部。源出嵩县南外方山,经汝阳、汝州等县市,东南流到襄城县南入沙河。长250千米,流域面积 6080 平方千米。古代曾和南汝河(汝河)合流,元代截断后始东流入沙、颍河。
元至正年间,分汝水上游东出㶏水(今沙河)入颍水,称北汝河。
沙河支流。在河南省西南部。源出嵩县南外方山,经汝阳、汝州等县市,东南流到襄城县南入沙河。长250千米,流域面积 6080 平方千米。古代曾和南汝河(汝河)合流,元代截断后始东流入沙、颍河。
清置,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茂兴镇。清西清 《黑龙江外纪》 卷2: “乌兰诺尔四十五里曰茂兴。”
即浪噶子。今西藏浪卡子县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浪卡子宗。“浪卡子”,藏语意为白鼻尖、鼻形白山梁。1960年改设浪卡子县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浪卡子。1960年撤销,改置浪卡子县。
明永乐十二年 (1414) 于马口寨置,属思州府。治所在今贵州岑巩县西北七十里都素。清以后废。明永乐十二年(1414年)置,治马口寨(今贵州岑巩县西北都素司)。属思州宣慰司。后废。
即今山东五莲县西白庙。1947年5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置五莲县治此。
即今湖北宜昌县北金竹乡 (金竹坪)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四川泸州市东北小市渡,为沱江津渡。以旧时有余甘树,故名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3泸州:余甘渡,“余甘碧实圆脆,峰门渡口倚岸成林。鲁国先生题泸川县楼,所谓余甘渡头客艇是也”。
旧名杜家水口镇。即今山东济阳县西北三十里垛石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1 《舆图志》:济阳县西北有垛石桥。
在今江苏宿迁市东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二》: 顺河集 “在宿迁县东中河东岸,南接仰化集,北达司吾镇,为往来孔道。本朝于此设有行殿,乾隆二十七年、四十五年、四十九年,有 《御制顺河集行馆叠韵》 诗、《
在今安徽阜阳市南,北流入颍河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 “ (焦陵) 陂水北出为鲖陂。” 会贞按: “陂水北出者,别流,自今阜阳县南北流绕城下注颍,已湮。”又称三丈陂、三严水。在今河南省平舆县东。久堙。
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),侯景将任约寇西阳、武昌,“邵陵王纶引齐兵未至,移营马棚”,即此。在今湖北省黄冈市西北。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年)侯景将任约寇西阳、武昌,邵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