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姑山
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县:北姑山“在县南九十里。脉自天目山来,委蛇舒衍,忽然峭拔。有扬龙岩,深邃容百余人。下为泉流飞泻”。
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县:北姑山“在县南九十里。脉自天目山来,委蛇舒衍,忽然峭拔。有扬龙岩,深邃容百余人。下为泉流飞泻”。
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辉特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哈萨格图吉尔戛兰。
①在今广东雷州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雷州府》: 雷公山 “在海康县西北四十五里。盘旋十余里,林木深郁。昔有雷震此地,因名”。②在今贵州雷山县东,北连雷公坪。苗岭高峰之一。海拔2179米,为清水江与都柳江
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改石岛特区置,治石岛镇(今山东荣成市南石岛)。1950年5月撤销,并入荣成县。旧市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48年由石岛特区改置。治今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。1950年撤销,并入荣成县
北魏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。后改属北淯郡。西魏为雉阳郡治。隋初废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南召县东南。初属南阳郡,后改属北淯郡。西魏为雉阳郡治。隋初废。
①东晋太宁元年(323)分临海郡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永宁县(今浙江温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温州市,永嘉、乐清二县,飞云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。南朝宋属东扬州。南齐属扬州。梁、陈复属东扬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
清雍正三年 (1725)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共和县及青海湖南岸石乃亥一带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南左翼后旗: “牧地在大通河南岸,青海正北。东至吉噶素台鄂兰布拉克,南至和洛海,西至布都克图乌兰和硕,
①即今江苏泰兴市东黄桥镇。1940年10月,国民党顽固派以 “苏鲁战区” 的部队由海安、曲塘、泰州分三路向黄桥地区的新四军进攻,企图消灭新四军苏北部队,遭到新四军的痛击。黄桥战役的胜利,奠定了苏北抗战
亦作谦河。今俄罗斯大叶尼塞河、叶尼塞河。《元史·土土哈传》:至元二十九年(1292),“有诏进取乞里吉思。三十年春,师次欠河,冰行数日,始至其境,尽收其五部之众,屯兵守之。……海都闻取乞里吉思,引兵至
1913年析高台县置,属甘肃安肃道。治所在毛目城(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)。1928年改名鼎新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高台县所属毛目分县析置,治今甘肃省金塔县东北鼎新。1928年更名鼎新县。
在今河北易县西永宁山下清西陵中昌陵西五里。是嘉庆帝的孝和皇后钮祜禄氏的陵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