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龙堰
即今湖北房县西北五十里化龙堰镇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10:“房县以化龙堰为要隘。”
即今湖北房县西北五十里化龙堰镇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10:“房县以化龙堰为要隘。”
在今江苏宿迁市东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邳州宿迁县: 睢水 “自睢宁县流入境,俗谓之小河,至此合于黄河,谓之睢口,亦谓之睢清口,今亦曰小河口渡”。《宋书· 沈攸之传》:泰始三年 (467),“攸之还
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,为茅山高峰之一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:大茅峰“在崇寿观北。《旧记》云在崇僖观北独高处,昔青童道君乘飚舆少憩于此,今犹有故飚轮之迹。山之半有绣衣亭,昔三天使者衣绣衣执金册以九锡之命
又称白鹿洞。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庐山五老峰下山谷中。唐代江州刺史李渤曾隐居读书于此。南唐升元年间(937—942)建“庐山国学”,宋初扩建为“白鹿书院”,与睢阳、石鼓、岳麓书院齐名。后遭兵火。南宋淳熙六
明海西西陆路驿站之一。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。
又名范青漾、范家田。俗称新开湖。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苏州府昆山县: 赵田湖 “南连淀山湖,一望巨浸,其北即千墩浦口也”。今为淀山湖北部湖区。
在今西藏拉孜县西北查邬竹卡。藏语“查邬” 意为刺树沟,“竹卡” 意为渡口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称: “拉侧渡,在章拉侧城西南。” 是拉孜至昂仁、阿里过雅鲁藏布江的渡口。
即今黑龙江东宁县西北绥阳镇。中东铁路经此,也是绥宁铁路的起点站。
即今浙江江山市西南六十二里峡口镇。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,移衢州府同知驻此。
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三曲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9作“小藏岩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“天柱峰”条下:小藏峰“峰右有仙船岩,溪中望之,隐隐若艇,半在岩外。峰背有仙机岩”。
在今内蒙古和宁夏境。《明史·鞑靼传》:“河套、古朔方郡,唐张仁愿筑三受降城处也。地在黄河南,自宁夏至偏头关,延袤二千里,饶水草,外为东胜卫。” 指今贺兰山以东、狼山和大青山以南黄河南北地区。自明代统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