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剑州

剑州

①唐永徽五年 (654) 以大首领冻就部落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境或红原县南境。后废。

②唐先天二年 (713) 改始州置,治所在普安县(今四川剑阁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剑州: “取剑阁为名。”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、梓潼等县地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普安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剑州。南宋隆兴二年 (1164) 升为普安军,绍熙元年 (1190) 又升为隆庆府。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复为剑州,属广元路。明洪武九年 (1376) 废,十三年(1380) 复置,属保宁府。清不辖县。1913年改为剑阁县。

③五代南唐保大六年 (948) 升延平军置,治所在剑浦县 (今福建南平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、三明、顺昌、沙县、尤溪、永安、大田等市县地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(979) 以利州路有剑州,改为南剑州。


(1)唐永徽五年(654年)置,治今四川省阿坝县南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阿坝县一带。后废。(2)唐先天二年(713年)改始州置,治普安县(今剑阁县)。取剑阁为名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剑阁、梓潼等县地。宋属利州路。绍熙元年(1190年)升为隆庆府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复为剑州。属广元路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省普安县入州。属保宁府,1913年废州改为剑阁县。(3)五代南唐保大六年(948年)升延平军置,治剑浦县(今福建南平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南平、三明、顺昌、沙县、尤溪、永安、大田等市县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以利州路有剑州,改为南剑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博陵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西河郡。方位缺考,当在今陕西或山西省黄河沿岸。东汉废。②东汉本初元年 (146) 置,为博陵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。因桓帝父刘翼之陵为博陵,故名。三国魏改名博陆县。③北周置,为博陵

  • 孚川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大凉山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平津亭

    在今湖南益阳市西北。《新五代史·楚世家·周行逢传》:五代周显德中,湖南叛将张文表自衡州取潭州,周保权将杨师璠讨之,“师璠至平津亭,文表出战,大败之”。即此。在今湖南省益阳市西北。北宋建隆三年(962年

  • 小江墟

    ①即今广东阳山县西北四十五里湟水上游小江镇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阳山县图:县西北有小江墟。②即今广西浦北县治小江镇。旧属合浦县,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61:合浦县东北有小江墟。1952年设浦北县治此。

  • 三十六郡

    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)完成统一,推行郡县制,分全境为三十六郡。郡名不见于《史记》本文,裴骃《集解》作“三川、河东、南阳、南郡、九江、鄣郡、会稽、颍川、砀郡、泗水、薛郡、东郡、琅邪、齐郡、上谷、渔阳

  • 盐井砦

    北宋置。在今四川蒲江县南金釜山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 蒲江县 “有盐井砦。”

  • 富州新城

   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双髻山下。北宋初,蛮置富州于此,谓之富州新城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沅州: 熙宁六年 (1073),以 “富州新城为镇江砦”。即此。

  • 阿永土司

    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。清为玉树等四十族之一。

  • 闼门池

    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、抚松县东南与朝鲜交界处之白头山天池。清阮葵生 《长白山记》:“山上有潭曰闼门,周八十里。源深流广,鸭绿、混同、爱滹三江出焉。” 清张凤台 《长白征存录》卷2: “天池。山上有潭曰闼

  • 龙归镇

    北宋置,属安居县。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七十里高升场。(1)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北部。面积22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龙归圩,人口 8000。清乾隆年间建圩,因村民多在牧牛归来才去赶圩,故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