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五龙桥
为明南京皇宫内午门之北的一座桥梁。在今江苏南京市明故宫午朝门内。
为明南京皇宫内午门之北的一座桥梁。在今江苏南京市明故宫午朝门内。
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南八十里武郊。《寰宇记》卷35鄜州:“隋大业三年罢州,置鄜城郡。其年自杏城移理于五交城,即今州理。”
又名富陂县。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王化镇附近。东汉建武二年 (26)改为富波侯国,十三年 (37) 废。永元九年 (97) 复置。西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,属汝南
即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勐拉。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,设掌寨。光绪 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 金平西南有猛喇砦长。
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西北板申气村。清范昭逵 《从西纪略》 三: 康熙五十八年 (1719) 六月,“十七日约行四十里名拜升气”。“拜升气”,蒙古语意为房子。
在今山东聊城市东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:石勒被“卖与茌平人师懽为奴。……懽家邻于马牧,与牧率魏郡汲桑往来,勒以能相马自讬于桑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聊城县:马牧“在府东。晋永兴中,群盗汲桑、石勒起于马牧。
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万全都司:红石山“在龙门卫城东五里。上产红石,可供玩好”。因名。
即今山西古交市西南南头。1941—1945年晋绥边区置交东县治此。
1941年改和靖设治局置,属焉耆专区。治所在和通苏木 (今新疆和静县)。1959年改为和静县。旧县名。1939年由和通县改名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驻地和静镇。1965年更名和静县。
又名东古城。简称古城。即今安徽颍上县北东古城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77颍州颍上县:“又有故甘城,梁置下蔡郡。有关。吴、魏以来关防津济之所。”
即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孝姑镇。清嘉庆《犍为县志》卷2:么姑场在“县南四十里。通宜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