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福寺

兴福寺

①又名破山寺。在今江苏常熟市北,虞山东北麓破龙涧。《舆地纪胜》卷5平江府:兴福寺“在常熟之破山。齐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。唐常建作《破山寺后禅院》诗,宋米芾手书,清言如泗勒石。称三绝碑。

②在唐长安城修德坊北隅,今陕西西安市内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0:兴福寺“本右领军大将军彭国公王君廓宅。贞观八年,太宗为太穆皇后追福,立为宏福寺。神龙中,改为兴福寺”。《类编长安志》卷5:“太宗时,广召天下名僧居之。沙门玄奘于西域回,居此寺西北禅院翻译。寺内有碑,面文贺兰敏之写《金刚经》,阴文寺僧怀仁集王羲之写太宗《圣教序》及高宗《述圣记》,为时所重。”


在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岭下。创建于南齐,原称大慈寺,又称破山寺。梁大同三年(537年)改称兴福寺。唐、宋时多次兴废,现寺内建筑多为明、清遗物。1980年对殿宇廊庑进行整修,并重塑佛像。寺坐北面南,寺前有香花桥,过桥有门楼,上额书“毗尼法界”四字。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、韦驮殿、大雄宝殿,还有救虎阁、空心亭、廉饮堂、印心石室、日照亭等。《常少府题破山寺诗碑》高1.43米,宽0.7米,传为米芾书。诗旁刻“乾隆三十七年,言如泗附识”二行。《吴越忠懿国王造全国阿育王舍利塔碑》计3块,明万历四十五年(1617年)憨山沙门德清书,内记载万历年间顾耿光造父莹得阿育王塔事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苏州太守童华草书碑,上刻“唐时旧寺今犹在,闻有高僧号破山。绿竹生孙随处是,白云出岫不知还。游冶到头眠后悔,繁华弹指失前欢。吴中弟子痴迷久,现宰官身说法难”的诗句。寺旁有四高僧祠,立僧塔五座。1982年修塔院,门前立冲天式柱两根,柱上刻清钱谦益书“异代并成罗汉果,空山时落曼陀花”的对联。为常熟市著名的佛教遗迹,亦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冲山

    在今湖北武穴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广济县“多云山”条下:东冲山“山高起冲霄,故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黄州府》:东冲山,“《旧志》,重峦叠嶂,积雪不消,其左右烟月蔽亏,江湖环抱,为县最胜。上有鲍照读书处

  • 牟城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(596)分嬴县置,属兖州。治所在今山东莱芜市东二十里。隋大业初并入嬴县。

  • 溪南市

    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南溪南镇。民国 《霞浦县志》 卷6《城市志》: 南乡有溪南市。

  • 南州津

    即采石津。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江口。《陈书·宣帝纪》: “自今有罢任之徒,许分留部下; 其已在江外,亦令迎还,悉住南州津里安置。”又称南津。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。南朝梁普通七年(526年)

  • 榕树湾汛

    在今香港九龙东北榕树凹,隔海与深圳市沙头角相对。清于此置榕树湾汛,有把总驻防。

  • 白草原

    在今河南襄城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十二年(817),“裴度过襄城南白草原,淮西人以骁骑七百邀之”。在今河南省襄城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十二年(817年),裴度征淮西,“过襄城南白草原,淮西人以

  • 吴家渡

    在今江西临川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吴家渡“在临川县北二里,旴水所经。临川县界官渡凡七:曰瑶湖,曰黄塘,曰云山,曰梅洲,曰永丰,曰辜家。而吴渡尤为要津”。

  • 旭川县

    唐贞观元年(627)置,属荣州。治所即今四川荣县。《元和志》卷33旭川县:“因县有盐井号旭井,取以名县。”永徽二年(651)为荣州治。北宋治平四年(1067)改为荣德县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

  • 人门

    在今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三门山。王翰《游三门记》:“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中。循河至三门,中曰神门,南曰鬼门,北曰人门。水行其间,声激如雷,而鬼门尤为险恶。舟筏一入,鲜有得脱。三门之广,约二十尺。其东百

  • 湄湖

    ①又名湄陂、眉陂。俗名汤鱼湖。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,与淮南市交界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 “淮水左迤为湄湖。”②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五里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济水右迤遏为湄湖,方四十余里。” 《尔雅·释水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