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国寺

兴国寺

俗称官寺。在今甘肃秦安县城北街。清乾隆《秦州新志》卷3秦安县:兴国寺“在北街。创建于元,最为古刹,殿宇最高大,山门规制亦雄。明万历中,知县赵汴重建。代远复倾,近年邑绅士略葺焉,是名官寺”。寺始建于元至顺年间,明、清两代多次修葺。占地约三亩。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门、钟楼、天王殿及般若殿。般若殿虽经修缮,仍保持元代风格, “般若”匾额为明中丞胡缵宗所书,殿内有明末胡多见撰书木刻题记。


在甘肃省秦安县城北街。是一组风格古朴的建筑群。据载创建于元至顺三年(1332年)。现存大门、钟楼、天王殿和主建筑般若殿。般若殿面阔3间、11.7米,进深2间3椽、8米,单檐歇山顶,上布灰筒瓦,正脊两看面浮雕行龙和牡丹纹饰。两端置龙吻,姿态威猛,中央置琉璃兽面火珠,两侧按等距设走兽、天王。大殿梁架结构采用元代首创的斜梁构件。殿内金柱采用减柱法,扩大使用空间。大殿阑额上方悬明嘉靖年间胡缵宗书“般若”木匾,是珍贵的书法艺术品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威海卫市

    1945年置,属山东省。即今山东威海市。1948年改为威海市。1950年改威海县。1951年复改威海市。旧市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置威海卫行政办事处(县级)。1945年改置威海卫市(专区级)

  • 沁水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王寨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“沁水又径沁水县故城北,盖藉水以名县矣。”北齐废。②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永宁县置,属泽州。治所即今山西沁水县。大业初属长平郡。唐属

  • 类伍齐

    又作类乌齐。在今西藏类乌齐县西北类乌齐镇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4: “察木多由类伍齐草地进藏。” 即此。见“类乌齐县”。

  • 牙利县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置,属静戎郡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80霸州:“牙利县去州五里。在小聋山上村置。”乾元元年(758)属霸州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置,治今四川省理县北。属霸州

  • 鲁山

    ①在今山东沂源县西北,与淄博市交界处。《水经·沂水注》: “沂水又东南螳蜋水入焉。水出鲁山,东南流右注沂水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23沂水县:“螳螂山在县北百九十二里。《水经注》 云,螳螂水出鲁山,今按此

  • 哈喇卜兰河

   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5: 哈喇卜兰河 “在撒马儿罕城东,河浅阔而北流”。

  • 鉴玄殿

    北魏平城北文明太后永固陵旁附设的殿宇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五十里方山上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 载: 太和五年 (481),“夏四月己亥,行幸方山。建永固石室于山上,文碑于石室之庭,又铭太皇太后终制于金册,又起

  • 思来县

    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通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达川市北蒲家镇。贞观六年 (627) 废入通川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,治今四川省达州市北。属通州。贞观二年(628年)废。

  • 大盘山

    ①在今江西乐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乐安县:大盘山在“县西北八十里,跨新淦、永丰二县界。有十二峰,环州如盘。志以为宝唐水出此”。②在今湖北通城县东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通城县:大盘山“山

  • 马头街

    在今河北阜城县东码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东光县: 马头镇在“县西三里。下临卫河,……商旅凑集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