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略县
1931年11月湘赣革命根据地由吉安、吉水两县析置,驻水南圩(今江西吉水县东南水南镇)。为纪念红军第三军军长黄公略而命名。后迁吉安县富田区陂下村(今江西吉安市南陂下)。1934年10月废。
旧县名。中央苏区江西省设。1931年由吉水县及吉安县赣江以东地区析置。以纪念1931年牺牲的黄公略烈士命名。治今吉水县水南村,后迁吉安县陂下村。1933年与永丰县合并,改置公永县。
1931年11月湘赣革命根据地由吉安、吉水两县析置,驻水南圩(今江西吉水县东南水南镇)。为纪念红军第三军军长黄公略而命名。后迁吉安县富田区陂下村(今江西吉安市南陂下)。1934年10月废。
旧县名。中央苏区江西省设。1931年由吉水县及吉安县赣江以东地区析置。以纪念1931年牺牲的黄公略烈士命名。治今吉水县水南村,后迁吉安县陂下村。1933年与永丰县合并,改置公永县。
即新住镇。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新筑乡。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北部。面积39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筑,人口9500。镇以驻地名。西汉元封年间为漕河渡口,后渐迁住户于此名新住,谐音新筑。宋、元时
源出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城)北赤湖,东北流会东赤湖、船官湖、女观湖及柞溪水,至今潜江市西北入汉水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沔水又东南与扬水合,水上承江陵县赤湖, ……扬水又东入华容县有灵溪水,……
元置蒙光路军民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缅甸北部孟拱。辖境约当今缅甸孟拱以北地区,地近西天和西番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改为府。后废入孟养。元置,治今缅甸密支那西南孟珙。属云南省。后废。
西汉景帝二年 (前155) 置,属内史。治所即今陕西耀县东一里河东堡。武帝后属左冯翊。东汉初废。永元九年 (97) 复置,三国魏又废。古县名。西汉景帝二年(前155年)置,治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东。属
又名黄溪渡。在今江西南昌市东三十里。《明史·宸濠传》: 正德十四年 (1519),“宸濠方攻安庆不克,闻南昌破,大恐,解围还,守仁遂击之。乙卯,遇于黄家渡”。即此。在今江西省南昌县东北。明正德十四年(
在今贵州毕节市东二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毕节卫: 响水河 “在卫城东。悬崖飞瀑数十仞,有声如雷,下注成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3毕节卫指挥使司: 响水河 “ 《志》 云,河源有三,合流为一,南入落
又作散不剌川。元明地区名。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西南。一说在旗北境。为元帝狩猎地,有泉如悬帘,五色贯射,元世祖名之曰三不剌(乱泉);地旷衍,宜种瓜,乃发南戍卒垦树之,因成聚落。明洪武三年(1370)
唐贞观十二年 (638) 治,为笼州治。治所即今广西扶绥县。天宝初为扶南郡治,乾元初复为笼州治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十二年(63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。为笼州治。唐末废。
金置,属鹤野县。在今辽宁辽阳市西南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鹤野县:“长宜(镇),曷苏馆在其地。”
即今长江南源木鲁乌苏河支流尕尔曲河。在青海西南部。《清一统志 · 西藏》: 喀七乌兰木伦河 “源出巴萨通拉木山西北四百余里什达尔乌兰达布逊山,东南流五百余里,入木鲁乌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