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八面通镇

八面通镇

即今黑龙江省穆棱县。1930穆棱县迁治于此。


在黑龙江省穆棱市北部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31平方千米。人口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八面通,人口2.4万。因四周多山,街区地势平坦,四通八达,故称八面通。1949年县治由穆棱镇迁此。1933年设第一保,1938年改八面通村。1946年设八面通区,1947年改第一区。1956年改八面通镇,1958年改公社,1980年复镇。1995年起为穆棱市治。穆棱河流经。主产蔬菜。有建材等厂。鸡下铁路经此,公路接301国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革什咱安抚司

    清康熙三十九年 (1700) 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北革什扎乡。宣统三年(1911) 改流,属道坞委员。

  • 杨家庙集

    即今江苏淮阴市东南杨庙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杨家庙集“在山阳县西南五里”。

  • 旧州墟

    ①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八十里旧州镇。为唐、宋时灵山县故城。宋天圣元年(1027)曾徙钦州治此。②即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旧州镇。清时西隆州州判驻此。③即今广西田东县西北祥周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恩阳县图:西

  • 方城砦

    在今四川开江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绥定府一》:方城砦“在新宁县北三十里。四方璧立如城。明正德中,居民避寇于此,得免者数千人”。

  • 温泉栅

    在今河北滦县西北棒子镇东北。为戍守要地。《旧唐书·仆固怀恩传》: 唐广德二年 (764),“(史) 朝义至平州石城县温泉栅,穷蹙,走入长林自缢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滦县棒子镇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广德元

  • 邱温城

    在今越南北部谅山北。《元史·安南传》:至元二十二年(1285)征安南,“至禄州,复闻(陈)日烜调兵拒守丘温,丘急岭隘路,行省遂分军两道以进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谅山府:邱温城在“府北二百里,即今

  • 道清铁路

    从河南浚县之道口镇 (今滑县城) 至沁阳县之清化镇 (今博爱县城)。全长约150公里。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动工修建,三十一年 (1905)修至柏山镇,西距清化仅十里,工辍。至1941年展筑至

  • 大桃

    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四十五里。《宋书·萧思话传》:元嘉十年(433), 萧承之讨杨难当,“贼不能当, 因大败,烧柴奔走,退据大桃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略阳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元嘉十一年(434年),杨

  • 木仁镇

    金置,属东阿县。当在今山东东阿县境。古镇名。金置,确地不详,当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境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东平府东阿县有木仁镇,即此。

  • 洛社站

    元置。即今江苏无锡县西北洛社镇。元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信州陆路有 “洛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