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里
即广里。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广里乡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济北国卢县“有光里”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今防门北有光里,齐人言广音与光同,即《春秋》所谓守之广里者也。”
即广里。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广里乡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济北国卢县“有光里”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今防门北有光里,齐人言广音与光同,即《春秋》所谓守之广里者也。”
清雍正三年(1725)置,属宁武府。治所即今山西五寨县。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西北部。属忻州市。面积1383平方千米。人口10.8万。辖3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砚城镇。辽于
隋开皇三年 (583) 置,属鄜州。治所即今陕西富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3洛交县: “洛水之交,故曰洛交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为鄜城郡治。不久改为上郡治。唐复为鄜州治。元省入鄜州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
即今山东胶南市西铁橛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5莱州府: 铁橛山 “在胶州西南一百二十里。胶水源发于此。一名胶山”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7认为铁橛山非胶山,而是 《水经注》 中的拒艾山,亦即 《齐记》
①南朝都建康 (今江苏南京市),今江西省在其南,习称南川,犹言南方之川原。《陈书·宣帝纪》: 太建六年 (574) 三月,诏 “去岁南川颇言失稔”,豫章等六郡太建五年田租,可申展半年纳租;南康郡太建四
在今四川武隆县东乌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彭水县:涪陵江,“《志》云:县北有木梭滩、上新滩、鹿角滩、石蛇滩,黔江经此,水势最险,舟行必出所载,然后可行”。《清一统志·酉阳州》:黔江“又西流一百里至(彭
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浮山县置,属晋州。治所在今山西浮山县西南十里古县村。《元和志》卷12神山县: “因羊角山神人见,又改为神山县。”五代唐移今治。北宋改属平阳府。金大定七年(1167) 改为浮
即今江苏灌云县西北龙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海州:龙沮城在“州西六十里。《城冢记》:楚将龙沮所筑也。……今为龙沮镇”。
亦作斫汗那、赤鄂衍那、支汗那。唐西域国名。都艳城(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;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)。唐龙朔元年(661)置悦般州都督府于此。西域古国名。又作斫汗那、赤鄂衍那、支汗那。在今
古作承水。即今湖南衡阳市及衡阳县境之蒸水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衡州府衡阳县: 烝水 “在城北。源出宝庆府东界邪薑山,东北流入境……。又东流至府城北,会于湘水”。
又作都波,敕勒 (铁勒) 诸部之一。在今俄罗斯萨彦岭以南、唐努山以北之图瓦省。隋时属东突厥。唐属安北都护府。《新唐书·回鹘传·都播》: 都播 “亦曰都波,其地北濒小海,西坚昆,南回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