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孝寺
在今广东广州市区中部光孝路。西汉时为南越王赵佗孙赵建德故宅。三国吴时骑都尉虞翻谪居南海,构宅于此,多植萍婆诃子树,名曰虞苑。东晋隆和中,罽宾国(今克什米尔)高僧昙摩耶舍始创为王园寺。唐改为乾明法性寺。宋初改为乾明禅院,高宗绍兴间改为报恩广孝寺,俗称光孝寺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在广东省广州市光孝路。是广东最古老的建筑之一。初为西汉南越王赵建德故宅。三国时,吴国官员虞翻谪徙居此,辟为苑圃,多植苹婆诃子,时人称为虞苑,又称诃林。虞死后,家人施宅作庙宇,命名制止寺。后改名法性寺。自东晋至唐印度僧人到寺传教者颇多,对中国佛教有一定影响。唐仪凤元年(676年),高僧慧能在寺戒坛前菩提树下受戒,开辟佛教南宗,称“禅宗六祖”。以后寺名屡改,至南宋绍兴七年(1137年)改名为“报恩广孝禅寺”,绍兴二十一年再改名“光孝寺”,沿用至今。寺内旧有十二殿、六堂,还有钟楼、鼓楼、睡佛阁、延寿庵、兜率阁、笔授轩、虞翻祠等建筑。现存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、六祖殿、伽蓝殿、天王殿;还有睡佛阁、瘗发塔及东西铁塔、法幢、大悲幢等古迹。建国后补种了诃子树,寺院园林环境优美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光孝寺大雄宝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