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义暗沙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信义礁,位于仁爱礁南18海里。为一椭圆形环礁,东西长约9公里,南北宽约4.5公里。退潮时露出水面。中国渔民向称双挑或双担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汤姆斯第一滩。1947年改名信义暗沙。1983年改为信义礁。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信义礁,位于仁爱礁南18海里。为一椭圆形环礁,东西长约9公里,南北宽约4.5公里。退潮时露出水面。中国渔民向称双挑或双担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汤姆斯第一滩。1947年改名信义暗沙。1983年改为信义礁。
明洪武二十三年 (1390) 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。清康熙八年(1669) 废。
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。《晋书·苻丕载记》: 东晋太元十年 (385),吕光自西域还,高昌太守杨翰言于凉州刺史梁熙曰: “高梧谷口,水险之要,宜先守之而夺其水。彼既穷渴,自然投戈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
即句注山。在今山西代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14雁门县:句注山“一名西陉山,在县西北三十里”。即“句注山”。
又名隆兴场。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二十里龙潭乡。民国《华阳县志》卷4:龙潭寺“在治东北城外二十里。寺内有龙潭,因以为名”。
唐贞观七年(633)置,属南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。次年废入三溪县。
金大定八年 (1168) 改宣德县置,属大同府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麦胡图乡淤泥滩村古城。元属大同路。明初废。古县名。金大定八年(1168年)改宣德县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东北淤泥滩村。明洪武
亦名武家穴镇。即今湖北武穴市。明置巡司。清设武黄同知驻此。民国设县佐。1953年广济县徙治于此。1987年改为武穴市。
亦作巴燕戎格渠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中部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西宁府:巴燕戎格厅“巴燕戎格河出小积石山东麓,纳厅境诸小水,南入黄河”。
宋置,属莲城县。在今福建连城县东冠豸山附近,为县治东障。清初改名冠豸寨。北宋筑,在今福建省连城县东莲峰山。后改冠豸寨。
隋仁寿元年 (601) 改广昌县置,为昌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北枣阳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1枣阳县:“因枣阳村为名。” 大业初为舂陵郡治。唐属随州。南宋绍兴十二年 (1142) 升为枣阳军。元降为县,属襄阳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