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保康镇

保康镇

原名牙莫台。又作衙门台 (蒙古语意为坟墓)。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。1939年改名保康。1956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治于此。


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东部。旗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50平方千米。人口4.9万。蒙古族占35%。镇人民政府驻保康,人口3.5万。清道光年间包温德台吉在此居住,后成村落,以其家祖坟茔地取名牙莫台。因此地经常发生疫病,为求平安,于1939年改名保康。1949年属第六区。1956年设保康乡,旗治由舍伯图。1958年改公社,1968年置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蔬菜等。有酿酒、印刷、棉织、制鞋等厂。平齐铁路、通保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饭陇铺

    明置,即今贵州平坝县西南二十六里天龙镇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 “界首铺”条下:又有“饭陇铺,旧皆戍守处”。1927年改名天龙。

  • 昌明县

    ①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开松外蛮置,属嶲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。后废。②唐先天元年 (712) 因避讳改昌隆县置,属绵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南彰明镇。天宝初属巴西郡,乾元初复属绵州。《新唐书

  • 跨鳌山

    即南山。在今四川南部县南一里。明正德《四川志》 卷14: 南部县 “旧在跨鳌山下,洪武间知县王允铭迁今所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南部县: 南山“一名跨鳌山。《志》 云: 宋端平以来厄于兵,县无定治。宝

  • 拔达岭

    一名凌山。又作勃达岭、凌岭、绫岭。即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口。为唐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山隘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温肃州: “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楼烽。又四十里度拔达岭。” 玄奘赴天竺经此。古山名。又称凌山。

  • 边临镇

    即今山东陵县北边临镇。北接河北吴桥县境。清属德州,有州判驻此。民国置县佐。在山东省陵县西北部。面积73.1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边临镇,人口 1860。相传,原村名桃庄,以盛产桃而得名。

  • 南宁州总管府

    隋开皇四年 (584) 置,治所在同乐县 (今云南陆良县南三里旧城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大部及贵州西部。大业三年 (607) 废。

  • 訾家洲

    在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东南象鼻山东漓江之中。唐元和中,裴行立在此建立苑庄,为游宴胜地。柳宗元作 《訾家洲亭记》: “桂州多灵山,发地峭坚,林立四野。署之左曰漓江,水之中曰訾氏之洲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83

  • 中山郡

    西汉高帝置,治所在卢奴县(今河北定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狼牙山以南,保定、安国二市以西,唐县、新乐以东及滹沱河以北地区。景帝改为中山国。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建都于此,改置中山尹。北魏改为中山郡,隋开皇初废

  • 祥芝

    即今福建石狮市东祥芝镇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) 移祥芝巡司于此。

  • 钦政县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南恭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西北。贞观十二年 (638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境。属蒙州。贞观十二年(638年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