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依兰县

依兰县

1913年改依兰府置,后为吉林省依兰道治。治所在三姓城 (今黑龙江省依兰县)。清萨英额《吉林外记》: “三姓又名依兰哈拉。国语依兰,三;哈剌,姓也。” 1928年直属吉林省,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。


在黑龙江省中东部。属哈尔滨市。面积 4616 平方千米。人口38.9万。辖6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依兰镇。依兰系满语“依兰哈拉”的简称,意为“三姓”(传为葛、卢、胡三姓)。依兰为中国满族祖居地之一。《吉林外纪》:“三姓又名依兰哈拉,国语(满语)‘依兰’,三;‘哈’,姓也。乃努叶勒、葛依克勒、湖西哩三姓赫哲也。”清康熙五十三年(1714年)设协领,次年筑城。雍正十年(1732年)设三姓副都统。光绪八年(1882年)设三姓厅,三十一年设依兰府。1913年改设依兰县。1914年属吉林省依兰道,1929年直属吉林省。1945年属合江省,1949年属松江省,1954年改属黑龙江省属合江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84年属佳木斯市,1991年改属哈尔滨市。四面环山,松花江及支流牡丹江、倭肯河流经县境,形成河谷平原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主产玉米、大豆、小麦、稻、亚麻、甜菜、烤烟等。森林资源丰富。松花江水产品丰富。工业有煤炭、电力、机械、纺织等。221国道经此。松花江可通大型客货轮,牡丹江可通小汽船。古迹有辽、金时代的“五国头城”遗址、金代土城子古城遗址。名胜有丹清河风景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会兴镇

    即今河南三门峡市会兴镇。清及民国时,为山西潞盐(晋盐)分销河南各县的运输中枢。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区北部。面积31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会兴街,人口 4030。因集会多,生意兴隆,故名。原为

  • 辛寨

   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三十里辛寨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临朐县图》:东南有辛砦。

  • 泉上

    即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泉上镇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1933—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泉上县治此。

  • 二层行溪

    即二赞行溪。今台湾省台南、高雄二县间之二仁溪。源出高雄县北旗山附近丘陵间,西南流至台南、高雄二县界上,西流入海。郑氏治台期间,为承天府与南路联系必经之地。

  • 皿铁隘

    在今广西西林县东皿帖村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泗城府》:皿铁隘“在西林县西一百里。路最险要,外通云南广南府”。

  • 芒施府

   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茫施路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潞西县治芒市镇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潞西县地。正统九年(1444)改芒市长官司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以芒施路改置,治今云南省潞西市(芒市)

  • 梁湖堰

    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南梁湖乡境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 “绍兴初,高宗次越,以上虞县梁湖堰东运河浅涩,令发六千五百余工,委本县令、佐监督浚治。”

  • 大麦地

   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七十里。清有把总驻守。集镇名。在云南省双柏县东南部。大麦地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80。村居一块常种麦子的大地上边,故名。产稻、玉米、烤烟、花生、甘蔗等。有砖瓦厂。公路东北接安双公路。

  • 宋城县

    ①南朝宋置,属汝阴郡。治所当在今安徽阜阳市境。后废。②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睢阳县置,为宋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南一里。大业三年(607)为梁郡治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宋州治。北宋景德三年(10

  • 洛阳市

    1948年当地解放后由洛阳县城区析置,治所即今河南洛阳市。简称洛。在河南省西部、黄河南岸。面积1.5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544平方千米)。人口633.8万(市辖区148.9万)。辖涧西、老城、西工、吉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