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佑宁寺

佑宁寺

明万历三十二年(1604)建,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。


在今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五十乡。藏语全称“郭隆弥勒洲寺”,简称“郭隆寺”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。初建嘉色寝宫、大经堂及一部分僧舍,并建显宗学院。清康熙间,扩建寺殿房舍,增至显宗、时轮、密宗、医明四学院,为湟北地区之最大寺院。雍正二年(1724年)被烧毁。十年修复,雍正帝赐额“佑宁寺”。同治间,佑宁寺大经堂等再次毁于兵燹,由六世土观奉命重建。佑宁寺原共有属寺49座,分布在今青海省互助、大通、乐都、化隆和甘肃省天祝、肃南、张掖等县市地,分别由五大昂管辖。由于属寺众多,且湟北地区不少寺院亦为佑宁寺僧人主持修建,故称佑宁寺为“湟北诸寺之母”。寺创建以来,学经风气浓厚,制度精严,并在拉萨哲蚌寺设有郭隆康村,以便寺僧入藏深造。因此以代出名僧闻名于藏区。该寺第三次毁于“文化大革命”,现虽修复三殿,然规模远不及从前,文物古迹几乎荡然无存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笃进城

    北魏时高昌国置,在今新疆托克逊县。《梁书· 高昌国传》: 其国置四十六镇,有笃进镇。高昌国置,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。

  • 九真县

    隋置,为九真郡治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。唐为爱州治。天宝初为九真郡治。后废。古县名。隋置,治今越南清化省清化。为九真郡治。唐末废。

  • 盐关

    亦名太平关。在今广东南雄县南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南雄府保昌县: 盐关 “在府南城。明天顺二年,抚臣叶盛奏置,以榷盐税。成化以后,屡经修葺。《志》 云: 府南有太平桥,跨浈江上,桥之南,即盐关也”

  • 阳刘镇

    即杨刘镇。今山东东阿县东北杨柳镇。

  • 池河

   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池水“出东城县东北,流径东城县故城南。池水又东北流历二山间,东北入于淮”。②在今安徽定远县东。淮河支流。源于安徽定远县西根山,南流折而东北,经明光市北女山湖,东

  • 武泉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云中郡。治所当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塔布陀罗亥古城。汉初周勃击韩王信于代,前至武泉,破匈奴于其北。东汉末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其 [武泉] 水 (按: 即今小黑河) 东出武泉县之故城

  • 倒流河

    在今河北泊头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交河县: 倒流河在 “县 (按,今泊头市西南交河镇) 东北九十里,县东境之水汇流于此,西流四十里会为三岔河,注于滹沱,故曰倒流。一名蔡河”。

  • 辛女岩

   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卢溪县:辛女岩在“大江(武水)之左,奇峰绝壁,高峻插天。有石屹立如人,俗传高辛氏女化石于此”。

  • 青溪

    ①亦作清溪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东。即三国吴赤乌四年 (241) 在建业城东南所凿之东渠。发源于今南京市钟山西南,北通玄武湖,以泄湖水,屈曲穿过今南京市区,南入秦淮河,长十余里,为六朝京都漕运要道。因逶迤九

  • 琼台 (臺) 驿

    明置,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北隅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琼州府琼山县: 琼台驿 “在府西北隅土城外。自此而东,七十里为宾宰驿,又四十里为文昌驿,东达万州之路也。由琼台驿而西四十里,为澄迈县之西峰驿,又西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