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会昌县

会昌县

①唐景云元年(710)改武隆县置,属幽州。治所即今河北永清县。天宝元年(742)改名永清县。

②唐天宝三年(744)析新丰、万年二县置,属京兆府。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。因县境有会昌山得名。七年(748)改名昭应县。

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(982)分雩都县置,属虔州。治所即今江西会昌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2赣州会昌县:“《图经》云,凿井得瓴甋十二,上有篆文为会昌,因以名县。”南宋绍定四年(1231)升为会昌军,咸淳五年(1269)复为会昌县,属赣州。元大德元年(1297)升为会昌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复降为会昌县,属赣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西赣南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唐景云元年(710年)改武隆县置,治今河北省永清县。属幽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名永清县。(2)唐天宝二年析新丰、万年二县地置,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。属京兆府。七载改名昭应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江西省东南部、赣江东源贡水流域,东邻福建省。属赣州市。面积 2722 平方千米。人口43.3万。辖6镇、1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文武坝镇。唐雩都县地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(982年)析置会昌县,治九州镇(即今文武坝镇)。以凿井得砖有“会昌”二字得名,或说因境内会昌峡得名。《舆地纪胜》:“凿井得瓴甋十二,上有篆文为会昌,因以名县。”南宋绍定年间升会昌军,咸淳时复降为县。元大德元年(1297年)升为州,明复降为县,隶赣州府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赣南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瑞金专区,1950年属宁都专区,1952年属赣州专区,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。1964年属赣州专区,1970年属赣州地区,1998年属赣州市。地处赣南中低山与丘陵区,武夷山蜿蜒于境东,地势由东、南、西三面向中、北部倾斜;湘江由南向北流至湘江镇汇入绵水后称贡江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甘蔗、烟叶、油菜籽、大豆等,为全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和省商品粮基地县。矿产有钨、煤、岩盐、锡、石灰石、萤石等。工业有采矿、冶金、机械、电力、水泥、制糖、酿酒、食品等。藤器为地方名产。有206、323国道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汉仙岩、会昌山、林岗坝古窑址等。纪念地有中共粤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及省军区旧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湖津县

    隋开皇四年 (584) 置,属协州。治所约在今云南大关县东北二十六里天星场。大业三年(607) 废入开边县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置。天宝后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四年(584年)置,治今云南省彝良县北

  • 高阳国

    西晋泰始元年 (265) 置,治所在博陆县(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蠡县、博野、肃宁、安新、徐水、清苑县及保定市地。北魏改为高阳郡。西晋泰始元年(265年)置,治博陆县(今河北蠡县南)。属

  • 博勒哩屯

    又作博和里屯。明末清初索伦部屯寨,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卡赞卡村一带。《清太宗实录》 卷51: 崇德五年 (1640) 三月,萨穆什喀等讨博穆博果尔乱,“博和里屯之额尔喷……,已归额

  • 牛角湾

    在今江苏铜山县北坨城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:牛角湾“明万历初,运河经此。既而运河由茶城东南十里镇口闸合黄河,旧河遂淤。议者以其地平旷,河易泛滥,因筑坝以防之,谓之旧河坝”。

  • 金仙场

    即今四川剑阁县南金仙镇。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金仙县。

  • 玉函山

    一名函山。在今山东济南城南二十里。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卷16:“齐郡函山有鸟,足青,咀赤,黄素翼,绛颡,名王母使者。昔汉武登此山得玉函,长五寸。帝下山,玉函忽化为白鸟飞去。世传山上有王母药函,常令鸟守

  • 阴桥墟

    即今广西博白县东南英桥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博白县图:东南有阴桥墟。

  • 同冶集

    即今河北鹿泉市东南铜冶镇。明嘉靖《获鹿县志》卷2:同冶集“在城南三十里”。

  • 沭阳郡

    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僮阳郡置,治所在僮县 (今江苏沭阳县南六里)。隋开皇初废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年)改僮阳郡置,治怀文县(今江苏沭阳县)。辖境约当今江苏省沭阳县沂河以南地。属海州。隋开皇初废

  • 架州

    在今四川冕宁县西北架州。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) 置架州土百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