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仙岩
①在今福建光泽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邵武府》:会仙岩“在光泽县北四十里。高二千余丈。岩口有石穴,中深而方,清泉常满。俗名石斗岩。后涧泉出自穴中,高数丈, 名曰水漈”。《方舆纪要》作“令仙岩”,或误。
②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南雒容镇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2柳州:会仙岩“在洛容县西十里。中可坐数十人。岩下有潭水, 中多怪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洛容县:会仙岩在“县南五里,中有潭,水石清旷”。
①在今福建光泽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邵武府》:会仙岩“在光泽县北四十里。高二千余丈。岩口有石穴,中深而方,清泉常满。俗名石斗岩。后涧泉出自穴中,高数丈, 名曰水漈”。《方舆纪要》作“令仙岩”,或误。
②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南雒容镇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2柳州:会仙岩“在洛容县西十里。中可坐数十人。岩下有潭水, 中多怪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洛容县:会仙岩在“县南五里,中有潭,水石清旷”。
①即齐康县。南齐置,为齐康郡治。治所在今广东徐闻县南。《南齐书·州郡志》 作“乐康县”。②辽置,为泰州治。治所在今吉林洮南市东北洮儿河北岸城四家子村。金承安三年(1198)改为金安县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
明置,属遵化县。为长城关隘之一。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遵化县:大安口“嘉靖三十八年尝为寇所陷”。清设把总驻守。
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南杨家街乡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简州:杨家街铺“在州南四十里”。
①夏代诸侯国。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夏有观、扈。”西汉置观县于此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观县注引应劭曰:“夏有观、扈。世祖更名卫国, 以封周后。”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“卫,公国。本观故
①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大佛岩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“时青衣有沫水出蒙山下,伏行地中,会江南安,触山胁溷崖,水脉漂疾,破害舟船,历代患之。(李) 冰发卒凿平溷崖,通正水道。”②又名龟都
齐昂、洮昂二铁路的合称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贝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宗州。九年 (626) 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河北省广宗县赵伏城。唐武德九年(
在今福建闽清县东。元置巡司于此,明初废。古镇名。在今福建省闽清县东。元置巡检司于此。明废。
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务川县:多罗山“其相接者有马鞍石岩,又西一里有山羊岩,皆高胜”。
①北宋置,属原州。即今甘肃镇原县西南新城乡。②明置,属沈阳中卫。即今辽宁沈阳市北新城子乡。③明置,属永昌卫。即今甘肃永昌县西偏南七十里新城子镇。清初设守备,后改都司。④清改靖安堡置,即今甘肃张掖市西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