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波山
又名岩山、洑波岩。即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东北漓江西岸伏波山。唐莫休符《桂林风土记》:夹城“北抵伏波山缘”。南宋范成大《桂林虞衡志》:“伏波岩,在离江之滨,突然而起,且千丈。下有洞,可容二十榻,穿凿通透,户牖旁出,有悬石如柱,去地一线不合,俗名马伏波试剑石。前浸江滨,波浪汹涌, 日夜漱啮之。”东麓有还珠洞,洞前石脚插入漓江,为绝胜处。有唐代摩岩造像二百余尊。
又名岩山、洑波岩。即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东北漓江西岸伏波山。唐莫休符《桂林风土记》:夹城“北抵伏波山缘”。南宋范成大《桂林虞衡志》:“伏波岩,在离江之滨,突然而起,且千丈。下有洞,可容二十榻,穿凿通透,户牖旁出,有悬石如柱,去地一线不合,俗名马伏波试剑石。前浸江滨,波浪汹涌, 日夜漱啮之。”东麓有还珠洞,洞前石脚插入漓江,为绝胜处。有唐代摩岩造像二百余尊。
隋开皇末改曲细县置,属巴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长池场。大业初属清化县。唐武德初属集州。贞观六年(632)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末改曲细县置,治今四川省南江县西南长池。属清化郡。唐贞观六年(632年)废
一作赵家围。在今江西南昌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4南昌府新建县: 黄家渡在 “府东三十里,…… 《舆程记》: 自黄家渡东四十里为赵家圩”。又作赵家围。在今江西省新建县东北。明时置巡检司于此。
在今吉林抚松县西南,为长白山一支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纳秦窝集“在(吉林)城南七百三十里、长白山之北。崇冈叠嶂,茂树深林百余里。城南诸河多发源于此”。
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永明县:白象镇“本白象堡。宋开宝三年,潘美伐南汉, 自道州而进,次于白象。或作白霞,误也。向置巡司于此,今革”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二》:白象镇“在永明县(今江永县
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作“嘉吴”。《梁书·王茂传》:“高祖义师起,……每遣茂为前驱,师次郢城,茂进平加湖,破光子衿、吴子阳等。”古湖名。又作茄湖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东南。南朝齐中兴元
在今江苏邳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邳州:“余行镇在州(治今邳城镇)北七十里。《志》云,其地有余行省城。元末,沂州将王信所筑。”
明置,属汶川县。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苏村寨。明隆庆中移于江东 (今绵虒镇)。
金兴定中置,治所在兰陵县 (今山东枣庄市南旧峄县)。蒙古至元二年 (1265) 省兰陵县入州,属益都路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为峄县。金兴定中置,治兰陵县(今山东省枣庄市南峄城镇南)。蒙古移治今
在今山西襄汾县南八里丁村附近的汾河东岸。1953年发现,1954年进行调查,并作重点发掘,发现人牙三枚,旧石器二千零五件,哺乳动物化石梅氏犀、披毛犀、野马、纳玛象、斑鹿、方氏鼢鼠、原始牛等二十八种。1
①东晋隆安五年(401)置,属武宁郡。治所即今湖北荆门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46长林县:“盛弘之《荆州记》云:当阳东有栎林长坂。昔时武宁至乐乡八十里中拱树修竹,隐天蔽日,长林盖取名于此。”隋开皇十一年(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