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阙县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新城县置,属伊州。治所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古城村。大业初属河南郡。唐属洛州。北宋熙宁三年(1070)废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新城县置,治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。以伊阙山为名。属洛州,后属河南郡。北宋属河南府,熙宁五年(1072年)废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,炀帝由江都(今江苏扬州市)北回,经此县入东京(今河南洛阳市)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新城县置,属伊州。治所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古城村。大业初属河南郡。唐属洛州。北宋熙宁三年(1070)废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新城县置,治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。以伊阙山为名。属洛州,后属河南郡。北宋属河南府,熙宁五年(1072年)废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,炀帝由江都(今江苏扬州市)北回,经此县入东京(今河南洛阳市)。
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天德寨“在乳源县东十五里。一名石门寨。周回砌石如城。元至正中郴寇陷城,义士邓可贤率乡民固守于此”。又称石门寨。在今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东。元至正中,“郴
唐武德七年 (624) 置,属并州。治所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十二里洛阴村。贞观元年 (627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析阳曲县罗阴城置,治今山西省阳曲县东洛阴。属并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又降为
辽置,为高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哈拉木头村西土城子古城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三韩县:“辰韩为扶余,弁韩为新罗,马韩为高丽。开泰中,圣宗伐高丽,俘三国之遗人置县”,因名。金属全州。元废。古县名。辽
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析龙江府地置,属龙江府。治所在甘井子(今黑龙江省甘南县)。1926年改为甘南设治局。
①又称东路右翼中左旗。清康熙五十二年(1713)设,属蒙古车臣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克鲁伦河东。②原属土谢图汗部,清雍正九年(1731)改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杭爱省塔尔加图东南。
在今西藏巴青县东雅安多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 《西藏志·外番》。
在今河南安阳市西 (一说在今河北邯郸市西)。《资治通鉴》: 至德元年 (756),清河郡李萼为讨安史之乱献计曰,“闻朝廷遣程千里将精兵十万出崞口讨贼,贼据险拒之,不得前,今当引兵先击魏郡”。在今河南省
亦名簇店、鷟店、初殿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骆驼岭后一里。清光绪《峨眉山图说》:“初殿,其山形若鸑鷟,亦名鷟殿,又曰簇店。盖原祗板屋一间,僧煮汤以俟游客蒸炊,后改店为殿,即云窝也。”
①南宋庆元二年 (1196) 置,属将乐县。在今福建将乐县南。元废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复置,十三年 (1380) 又废。②一名黄土关、黄土隘。即今福建邵武市西南黄土关。路通江西广昌、南丰二县,
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隐屏峰北侧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“天柱峰”条下:天游峰“在武夷六曲,隐屏之后,其右为仙掌峰,旁有瀑布泉,下注为仙浴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