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阳镇
即迁阳镇。今福建浦城县北四十里仙阳镇。
在福建省浦城县北部、南浦溪沿岸。面积238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仙阳,人口 2120。北宋建为迁阳镇,俗名仙阳,以处渔梁山南、有揖仙桥而得名仙阳。1958年设仙阳公社,1984年置镇。境内为南浦溪中游平原,北部有渔梁山。为长江水系与闽江水系的分水岭。是县内主要产粮区。山区竹木资源丰富,盛产油茶籽、茶叶。有粮油加工、竹木加工、农机等厂。有公路南通县城,北至浙、赣。名胜古迹有渔梁山瀑布、百向山黄巢寨、真德秀故居、汉阳城遗址。
即迁阳镇。今福建浦城县北四十里仙阳镇。
在福建省浦城县北部、南浦溪沿岸。面积238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仙阳,人口 2120。北宋建为迁阳镇,俗名仙阳,以处渔梁山南、有揖仙桥而得名仙阳。1958年设仙阳公社,1984年置镇。境内为南浦溪中游平原,北部有渔梁山。为长江水系与闽江水系的分水岭。是县内主要产粮区。山区竹木资源丰富,盛产油茶籽、茶叶。有粮油加工、竹木加工、农机等厂。有公路南通县城,北至浙、赣。名胜古迹有渔梁山瀑布、百向山黄巢寨、真德秀故居、汉阳城遗址。
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满洲里市。以胪朐河 (即克鲁伦河) 为名。1913年改胪滨县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。属黑龙江省。1913
唐天祐中改褒信县置,属蔡州。治所即今河南息县东北七十里包信镇。北宋复为褒信县。古县名。唐天祐三年(906年)改褒信县置,治今河南省息县东北包信镇。属蔡州。北宋复名褒信县。
又名珠浦桥、绳桥、索桥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二里岷江上,为二王庙(崇德庙)通青城山主要索桥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1永康军:索桥,“《寰宇记》导江县犍尾堰有索桥、李冰祠。《图经》云:本军江流湍悍,不通船筏
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南。《水经·获水注》:“获水又东径弥黎城北。刘澄之 《永初记》 所谓城之西南有弥黎城者也。” 《旧志》 误为迷刘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徐州 “垞城” 条下: “今州南二里有古迷刘城。
在今辽宁抚顺市东三十余里大伙房水库东南隅。明万历四十七年 (1619) 后金与明军大战于此,努尔哈赤大败杜松等三路大军,史称萨尔浒大战。《清一统志·兴京》: 萨尔浒山 “在城西一百二十里。天命四年,太
唐永徽二年(651)以九成宫改名,在今陕西麟游县西九成宫镇。乾封二年(667)复名九成宫。唐永徽二年(651年)由九成宫改名,在今陕西省麟游县西。乾封二年(667年)复名九成宫。
在今四川乐山市南四十里竹根镇。民国时产盐,亚于黑白井。
春秋晋地,战国属魏。在今山西临猗县南铁匠营村。有盐池。《孔丛子·陈士义篇》 云鲁人猗顿在此以盐致富之术,“乃适西河,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,十年之间,其滋息不可计,资拟王公,驰名天下”。西汉置猗氏县。古邑
西晋改斥章县置,属广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。北魏太平真君三年(442)废入列人县,太和二十年(496)复置,北齐废。见“斥章县”。
明正统中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盏达冈 (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八里莲花山)。清属腾越厅。1917年改置盏达行政区。1932年改置莲花设治区。明正统年间置,治今云南省盈江县西北莲花山。后入于缅甸。清平滇后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