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都观
今四川丰都县东北名山上之天子殿(阎王殿)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卷下:“(酆都)县三里有平都山仙都道观。本朝更名景德。冒大暑往游,阪道数折,乃至峰顶。碑牒所传,前汉王方平、后汉阴长生皆在此山得道仙去。有阴君丹炉及两君祠堂皆存。祠堂唐李吉甫所作,壁亦有吉甫像。有晋、隋、唐三殿,制度率痹狭不突兀,故能久存。壁皆当时所画,不能尽精,惟隋殿后壁十仙像为奇笔。……观中唐以来,留题碑刻以百数,暑甚不暇徧读。道家以冥狱所寓为酆都宫。”
今四川丰都县东北名山上之天子殿(阎王殿)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卷下:“(酆都)县三里有平都山仙都道观。本朝更名景德。冒大暑往游,阪道数折,乃至峰顶。碑牒所传,前汉王方平、后汉阴长生皆在此山得道仙去。有阴君丹炉及两君祠堂皆存。祠堂唐李吉甫所作,壁亦有吉甫像。有晋、隋、唐三殿,制度率痹狭不突兀,故能久存。壁皆当时所画,不能尽精,惟隋殿后壁十仙像为奇笔。……观中唐以来,留题碑刻以百数,暑甚不暇徧读。道家以冥狱所寓为酆都宫。”
唐仪凤三年 (678) 置,属鄯州。治所即今青海西宁市。上元间陷于吐蕃。古县名。唐仪凤三年(678年)置,治今青海省西宁市。属鄯州。上元后地入吐蕃,县废。
在今山西洪洞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霍州》 “梗壁堡” 条下: “罗云堡,在 (赵城)县西四十里。”
在今河南商城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商城县: 赖亭,“ 《志》 云,殷城县有赖亭”。
亦作珥村、珥城。即今江苏丹阳市南二十五里珥陵镇。清乾隆二十六年 (1761) 移丹阳县主簿驻此。在江苏省丹阳市南部、丹金溧漕河两岸。面积83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珥陵,人口6800。传汉
①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。清 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21保定县: 南镇 “在城 (今文安县西北新镇) 南十八里。按 《保定县志》: 南镇为南北往来孔道,河流环绕,岸有古柏横接如桥,行者便之。《邑志》 谓之柏桥
南朝宋置,属海昌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高州、信宜二市县境。梁以后废。
①在今福建政和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政和县 “筹坑山” 条内: “铜盘山在县东三十里。高数千仞,为邑境之望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 铜盘山 “在政和县东三十里。高插天际,非攀萝扪葛不可上。七星
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巢县:万家山在“县西北二十里,当四会之冲,一名回车弄”。
一名须河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、郑州市西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须水 “近出京城东北二里榆子沟,亦曰柰榆沟也。又或谓之为小索水,……东北流,于荥阳城西南,北注索”。北宋导索水与须水合,入汴,通漕运。其后又
又作百雁关。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一百里,河南、湖北二省交界处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0信阳军:黄岘关“今名九里关,在军南百里”。明置巡司于此。俗称界牌关,又称黄岘关、百雁关。在河南省东南缘,罗山县城关镇西南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