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亭口镇

亭口镇

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南七十里胶莱河北岸,近高密市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
(1)古镇名。在今山东省平度市西南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巡检司。清废。(2)今镇名。(1)在山东省栖霞市东北部。面积151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后亭口,人口4300。谢姓于明万历年间徙此。村南系涝洼地,产螺丝亭草,以名亭口。后因村分为三部分,此村以方位改名后亭口。1949—1952年分属栖东县第二、五区。1953年栖霞、栖东二县合并后,为栖霞县第十五区。1956年撤区设亭口、枣林二乡。1958年并乡建亭口公社。1984年改置镇。山东河、枣林河流经。境内有南埠、田家二座小型水库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花生,盛产苹果,特产板栗、柿子、大樱桃、蚕茧、山鸡。主要矿产有黄金、石灰石、滑石。有水泥、滑石粉、石灰、造纸、纺织、柳编、食品加工等厂和建筑公司。臧唐、张栖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原始社会遗址、商周秦汉遗址、战国时期古墓葬。(2)在陕西省长武县东南部。亭口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900。 金代名亭口镇。黑河从镇中穿过东汇泾河,以河分为亭南、亭北二村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。西兰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零烈水

    一名零绿水。在今广东廉江市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67吴川县: 零烈水 “在废 (零绿) 县南三十里。源从廉江流入大海”。

  • 林县

    蒙古太宗七年 (1235) 改林州置,属彰德路。治所即今河南林州市。宪宗二年 (1252) 复为林州。至元二年 (1265) 复改林县,未几复为林州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为林县,属彰德府。民国

  • 嘉河卫

    明永乐四年 (1406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宾县东枷板河一带,一说在黑龙江省嘉荫县南嘉荫河一带。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宾县东枷板河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沪渎垒

    又名沪渎城、袁山松城。东晋时的海防要垒。故址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。《晋书·虞潭传》:东晋咸和中,“修沪渎垒,以防海沙”。又《孙恩传》:隆安四年(400),“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,缘海备恩”。

  • 宣华池

    即摩诃池。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一带。北宋张商英 《蜀梼杌》 卷上: “乾德元年,以龙跃池为宣华池,即摩诃池也。”

  • 灵源银场

    北宋置,属曲江县。在今广东曲江县境。

  • 三稜山

   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寻甸府:三稜山“在府西南六十里,与嵩盟州废邵甸县接界。上有九十九泉,其水流入昆明县,即盘龙江之上源”。

  • 咸 (鹹) 水沽

    又名豆子。 在今天津市东南咸水沽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静海县: 咸水沽 “在天津卫东六十里, 即古豆子也。 《括地志》: 自勃海至平原,其间滨海煮盐之处,土人多谓之豆

  • 止戈镇

    北宋置,属洪雅县。在今四川洪雅县西南二十里止戈镇。在四川省洪雅县北部。面积43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止戈,人口3000。以驻地止戈街得名。1949年为止戈乡,1958年改止戈公社,198

  • 将旗岭

    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黄岩县: 将旗岭 “在县西四十里。旧为屯营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