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龙泉
①在今山东莱州市西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掖县:五龙泉在“府西三里。潴而为池,凡半亩许。民获灌溉之利”。
②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延安府:五龙泉“在府城东北,从石罅中涌出,汇而为池”。
①在今山东莱州市西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掖县:五龙泉在“府西三里。潴而为池,凡半亩许。民获灌溉之利”。
②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延安府:五龙泉“在府城东北,从石罅中涌出,汇而为池”。
亦作句骊、句丽或高丽。西汉末朱蒙建国,都国内城 (今吉林集安市城东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浑河上游以东,朝鲜狼林山以西,南到朝鲜清川江一带。东汉建安十四年 (209) 迁都丸都城 (今吉林集安市境)。4世纪
明万历二年 (1574) 建,即今青海同仁县北保安乡。清改为保安营。1931年于此置同仁县。后同仁县迁治隆务镇。
北周改鸿州置,属淮州。治所在比阳县(今河南泌阳县)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置,治比阳县(今河南泌阳县)。隋开皇初废。
在今湖北武穴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广济县“武山湖”条下:“马口湖在县(治今梅川镇)西南八十里,西流入江为马口渡。《嘉熙对境图》:宋初南征, 自马口济江。”
在今河北定州市南门内。《清一统志·定州》:开元寺“在州治南。中有大塔,宋咸平四年建,至和二年成,高十三级”。因宋代定州地处军事前沿,地位十分重要。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,利用此塔瞭望敌情,故又名料敌塔,或
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。《晋书·赫连勃勃传》: 东晋义熙五年 (409),“勃勃又攻 (姚) 兴将金洛生于黄石固”。即此。北魏置黄石县。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东南红河附近。十六国时,赫连勃勃攻姚兴将金洛
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邓川州:佛光岩“在州(今邓川镇)北三十里。与浪穹县佛光山相接。《滇志》:初,孟获自豪猪洞被擒,丞相亮复纵之,获走佛光砦,据险坚守,汉兵不得进,乃由漾濞江而北出砦
①在今福建漳浦县东南海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浦县 “鱼肠屿” 条: 将军屿 “亦以陈元光驻兵处而名。盘石叠耸,舟舶不通,滨海者多乘筏以取海蛇”。②又作将军澳屿。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望安岛东侧。清蒋毓
即今青海玛多县西北哈姜。1949年置星川设治局治此。
在今湖北阳新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兴国州: 朝天堤 “在州西五里古龙关下。永乐间,知州樊继修筑。今亦名樊公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