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九江

九江

尚书·禹贡》荆州:“九江孔殷。”“九江纳锡大龟”。后人对其所在地解释有三说: (1)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寻阳:“《禹贡》九江在南,皆东合为大江。”是说九江在汉寻阳境内,即今湖北广济、黄梅一带。汉、唐诸儒多主此说,但对九江的江源又岐见不一: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应劭曰:“江自寻阳分为九。”郭璞《江赋》:“流九派乎浔阳。”《尚书伪孔传》:“江于荆州界分为九道。”都认为源自大江,派分为九。《尚书正义》引郑氏则认为九江各自别源,出自山溪。《经典释文》引六朝人《浔阳记》、《缘江图》,并列举九江名目,而二书互有出入。(2)《晋太康地记》:“九江,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入彭蠡也。”这是汉人别说,以注入彭蠡(今鄱阳湖)的湖汉水(今赣江)及其八大支流合称九江。(3)宋人胡旦、朱熹、蔡沈等皆以注入洞庭湖的沅、湘等水为九江。各家所举名目也不尽相同。《禹贡》下文导山、导水二章都提到“过九江”,其地望在大江北岸。故三说中以第一说比较符合于原义。寻阳在汉代虽属扬州西境,于《禹贡》应属荆州东境。


尚书·禹贡》荆州:“九江孔殷”,“九江纳锡大龟。”后人对九江的解释有三:(1)《汉书·地理志》庐江郡寻阳:“《禹贡》九江在南,皆东合为大江。”这是说九江在寻阳县境内,即今湖北省武穴市、黄梅县一带。汉唐学者一般皆主其说。但对九江源流则说法不一:《汉书注》引应劭、郭璞《山海经注》、《尚书伪孔传》都认为大江至此,分为九道。《尚书·正义》引郑氏则认为九江出自山溪,各自别源,下流合于大江。《经典释文》引六朝人《寻阳地记》、《缘江图》,并列九江之目,然两书互有出入。(2)《晋太康地记》:“九江,刘歆以为湖汉九水,入彭蠡泽也。”此为汉人别说,以入彭蠡(今鄱阳湖)的湖汉水(今赣江)及其八大支流合称九江。(3)宋人胡旦、晁以道、曾彦和、朱熹、蔡沈等皆以为沅、湘等九水汇入洞庭湖为九江。故云:“九江即洞庭也。”(蔡沈《书经集传》)然各家所举之九水名目也不尽同。按《禹贡》导山、导水两章都提到“过九江”,其地望在大江北岸,故三说中以第一说比较符合原义。寻阳在汉代虽地属扬州西境,于《禹贡》应属荆州东境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蜀戍

    唐置,属升州。即今江苏句容县北六十里下蜀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肃宗上元元年(760),刘展军于白沙,李峘“悉锐兵守京口以待之。展乃自上流济,袭下蜀”,即此。北宋为句容县下蜀镇。

  • 岩头寨

    在今贵州遵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遵义府遵义县: “岩头寨在府西南百里,入水西境内。(明)万历末,讨水西贼鲁钦,克岩头寨。乘胜深入,至织金堡败绩。”

  • 瓦窑口堡

    在今山西天镇县北三十里瓦窑口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瓦窑口堡“嘉靖三十年筑,隆庆六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,分边七里, 内东烟墩极冲。嘉靖中,寇由宣府膳房堡入, 由此堡出”。

  • 易浪湳龙

   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九十二里古城。元至元二十四年 (1287) 于此置倘俸县,次年改归厚县。明初县废。

  • 金集里克河

   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萨瑟科尔湖西南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地图》: 阿拉克图胡尔淖尔西南有金集里克必拉。

  • 楠木垭

    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长坪乡境,与石柱县接界。同治 《万县志》 卷17: 楠木垭 “两峰对峙,隘口八九丈,山陡径窄”,为往来楚蜀间道。清咸丰间,石达开率太平军攻占石柱,乡团聚堵于此。

  • 北猗氏县

    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置,属北乡郡。治所即今山西临猗县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置,治今山西省临猗县。属北乡郡。西魏、北周时废。

  • 惟扬

    即维扬。又作维阳。今江苏扬州市或扬州府的别称。取 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淮海惟扬州” 中之二字为名。唐岑参 《万里桥》 诗: “成都与维阳,相去万里地。” 宋费兖 《梁溪漫志》: “古今称扬州为惟扬。

  • 固安州

    蒙古中统四年 (1263) 升固安县置,属大都路。治所在今河北固安县。辖地相当今河北固安县地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复为固安县。蒙古中统四年(1263年)升固安县为州,治今河北省固安县。属大都路。

  • 卢溪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辰州置,治所在沅陵县(今湖南沅陵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、泸溪、辰溪、溆浦等县及吉首市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辰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