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安郡
①东汉本初元年(146)改乐安国置,治所在高菀县(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)。西晋初改为乐安国,元康中复为郡。南朝宋移治千乘县(今山东广饶县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广饶、高青、寿光等县市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②南朝梁侨置,属霍州。治所在乐安县(今安徽霍山县东)。北魏以后废。
三国魏改乐安国置,治高苑县(今山东邹平县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高青、博兴、桓台、广饶等县及潍坊市部分地。西晋复为国。南朝宋又为郡,移治千乘县(今山东广饶县北)。隋初废。
①东汉本初元年(146)改乐安国置,治所在高菀县(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)。西晋初改为乐安国,元康中复为郡。南朝宋移治千乘县(今山东广饶县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广饶、高青、寿光等县市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②南朝梁侨置,属霍州。治所在乐安县(今安徽霍山县东)。北魏以后废。
三国魏改乐安国置,治高苑县(今山东邹平县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高青、博兴、桓台、广饶等县及潍坊市部分地。西晋复为国。南朝宋又为郡,移治千乘县(今山东广饶县北)。隋初废。
①唐方镇名。浙江东道的简称。②南宋两浙东路的简称。(1)唐方镇名。见“浙江东道”。(2)路名。见“两浙东路”。(3)地区名。指浙江省钱塘江(古称浙江)东南地区。包括杭州市萧山区,以及绍兴、宁波、台州三
元置,在今江西万载县西南。明废。元置,在今江西省万载县西南。属袁州路。明废。
①在今山西曲沃县南。《水经·浍水注》:“ (绛) 水出绛山东,寒泉奋涌,扬波北注,悬流奔壑,一十许丈。青崖若点黛,素湍如委练,望之极为奇观矣。其水西北流注于浍。”②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南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
又名硕濩湖、大湖。在今江苏涟水、沭阳、灌南等县间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安东县: 硕项湖在 “县西北百二十里。湖东西四十里,南北八十里,与海州沭阳、赣榆接境。亦曰太湖。又谓之石濩湖,一名硕灌湖。其西接桑
隋开皇十三年(593)升大牢镇置,属资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。《元和志》卷33应灵县:大牢县“县界有大牢溪, 因取为名”。唐武德六年(623)荣州自公井县移治于此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应灵县。古县名
北宋置,属芝忻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福龙乡附近。后废。
又作大鄣水。即今安徽绩溪县东之登源河。源出安徽绩溪县东大鄣山,西南入扬之河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一》:大障水“在绩溪县东南。源出大障山,郭璞所谓浙江水也。西南流至象山下,合扬之水为临溪。又西南流径歙县界
即今内蒙古宁城、喀喇沁旗境之坤都伦河,为老哈河支流。北宋沈括《熙宁使虏图抄》:“又十里余,路曲,走西北,逾十里济三肤河,至临都馆,皆平川。”
在今广东连州市东流沙村。《清一统志·连州》 “东营” 条下: 流沙营 “在州东十五里”。清设,即今广东省连州市东流沙。
西藏古地名。约在今曲水县曲水雪。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载,由农歌驿“百一十里渡姜济河,经吐蕃垦田,二百六十里至卒歌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