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乐城县

乐城县

①三国蜀汉置,属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江津市西油溪镇,一说在重庆市东北洛碛镇。延熙十七年(254)废入江州县。

②三国魏改乐成县置,为河间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。西晋为河间国治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移治今献县西南一里,仍属河间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广城县。

③三国蜀汉改成固县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城固县东湑水西岸。西晋复名成固县。

④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八十里悦城镇。隋属信安郡。唐属康州,天宝元年(742)改名悦城县。

⑤唐武德五年(622)分彭泽县置,属浩州。治所在今江西彭泽县南。八年(625)省入彭泽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彭泽县:废乐城县城“在县南三十九里。县城傍山为之,南北高险,东西平下”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一》:乐城废县“按,《县志》又谓在今(彭泽)县东五十里陶王山北,未知何据”?

⑥即乐成县。治今浙江乐清市。唐杜佑《通典》、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、《寰宇记》俱作“乐城”。


古县名。(1)东汉末置,治今重庆市东北洛碛镇。属巴郡。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(254年)废。(2)晋改乐成县置,治今河北省献县东南。为河间郡治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徙治今献县,属河间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广城县。(3)南朝宋置,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悦城。属晋康郡。隋属信安郡。唐初属端州,后改属康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名悦城县。(4)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江西省彭泽县南。属浩州。八年废入彭泽县。(5)即“乐成县(3)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玛察山

    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》:玛察山“在(吉林)城西南界”。又,苇苫河“在(吉林)城西南界。源出玛察山,相近有乌勒间河流合焉。又有玛察河,亦出玛察山,俱北流入佟家江”。

  • 塞勒库勒

    又作色勒库尔、色哷库勒、塞尔勒克。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: 塞勒库勒庄 “在叶尔羌城西八百里,为外藩总会之区。种人黄鬚绕颊如狮毛,不同诸回,置五品阿奇木伯克一人治

  • 唐毛山

    在今陕西志丹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保安县: “唐毛山在县西北,近榆林之宁塞营。近代官军败贼于此。”

  • 亲邻寨

    在今陕西澄城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澄城县: 亲邻寨 “元末,李思齐命将筑寨为戍守处”。

  • 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菏泽市北。《春秋》: 宣公十八年 (前591),“归父还自晋,至笙”。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 作柽。即“柽(1)”。

  • 崇义县

    ①南朝宋侨置,属南梁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29寿州寿阳县,“废崇义县在县东南三里。《宋略》 云: 太初元年迁金镛人于寿阳,号为崇义县”。北魏为梁郡治所。隋废。②隋开皇中置,为衡州治

  • 阁道

    即栈道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 引诸葛亮 《与兄瑾书》 云: “前赵子龙退军,烧坏赤崖以北阁道。缘谷百余里,其阁梁一头入山腹,其一头立柱于水中,今水大而急,不得安柱,此其穷极,不可强也。” 古时亦称複道。《

  • 桂墟

    即今广东郁南县西南桂圩镇。清光绪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 西宁县西北有桂墟。

  • 黄阳县

    即莫阳县。治所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 作黄阳。

  • 牛饮水

    又名清水。即今四川双流县北十里之江安河。《元和志》卷31广都县:“牛饮水在县西三里。”《寰宇记》卷72双流县:“清水在县北十里,改名牛饮水。李膺《益州记》云:牛饮水之末流也,水名客舍,昔程郑家于此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