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杨郡
一作丹阳郡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)置,为北扬州治。治所在秣陵县(今河南沈丘县)。南朝梁太清元年(547)为殷州治。东魏武定六年(548)复为北扬州治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沈丘县及淮阳县东部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一作丹阳郡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)置,为北扬州治。治所在秣陵县(今河南沈丘县)。南朝梁太清元年(547)为殷州治。东魏武定六年(548)复为北扬州治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沈丘县及淮阳县东部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在今湖北随州市。《名胜志》:“宋龙图阁尹洙,庆历中贬随州,寓居城东金灯院。后人立尹公亭。”北宋曾巩有《尹公亭记》。在今湖北省随州市。北宋龙图阁尹洙于庆历中贬随州,寓居城东金灯院,后人立此亭,曾巩有《尹
蒙古中统五年 (1264) 改淄州置,治所在淄川县 (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及博兴县西南部、高青、邹平两县东部地。至元二年 (1265) 改为淄莱路。蒙古中统五年(1264年)升
亦名花石镇。即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四十六里花石乡。清道光《禹州志》卷6:州西集镇有“花石头”。
南宋淳熙四年 (1177) 升崇庆军置,治所在晋源县 (今四川崇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、新津等市县地。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改为崇庆州。南宋绍兴十四年(1144年)以高宗潜藩,升蜀州为崇庆军
又称太白山。俗称卧牛山。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五十里。海拔92米。南面有洞,洞口右侧石壁有北齐时摩崖石刻,五十二字,字径20厘米。山上原有北齐文殊般若经碑,碑高2米,宽0.68米,厚0.14米。碑额左右分
在今湖南湘阴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湘阴县 “锡江砦” 条下: 笙竹岐 “世传舜采笙竹于此。今为笙竹驿”。
明置,在今四川荣县西三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荣县:“又有大坪隘口,成化十二年八月置。”
即今湖北汉川县东南养鱼乡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汉川县东南有养鱼铺。
即今吉林长岭县西北北正镇。《吉林乡土志》:“本镇在七区正字号地段之内,而正字号地又在七区之北,故名。”在吉林省长岭县西北部。面积487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北正镇,人口 2590。清光绪
亦作雁翅㘰门。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雁翅乡。清光绪 《宣城县志》 卷4: 雁翅陡门渡 “上、下二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