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改山西布政使司置,治所在太原府(今山西太原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。简称晋,别称山右、河东、三晋。在中国中部,位于黄土高原东端太行山与黄河中游峡谷之间。因地处太行山之西得名。面积15.6万平方千米。人
南朝陈置,属高凉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。后改为良德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陈置,治今广东省高州市东北。属电白郡。陈末改名良德县。
即峨眉山。在今河南郏县西北三十五里。其形类蜀之峨眉山。宋苏轼谪汝时,欲为葬地,因取峨眉为名。《宋史·苏轼传·附苏过传》:“轼卒于常州。过葬轼汝州郏城小峨眉山。”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郏县西北。相传宋
1926年由阿鲁科尔沁旗析置,属热河特别区。治所即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驻地天山镇。1947年改设天山县。1926年由阿鲁科尔沁旗辖地析置,局所驻昆都(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)。1927年迁治查干浩
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、兴海县东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南右翼末旗: “牧地在黄河北岸,有锡尼诺尔。东至乌兰布拉克,南至黄河舒尔古勒渡口,西至西拉珠尔格西山木鲁,
在今广西荔浦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荔浦县:“白面堡,在县东。”
战国初为魏邑,后入秦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。《史记· 秦本纪》: 秦昭王四年 (前303),“取蒲坂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蒲阪、蒲反。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南蒲州镇。相传虞舜都此。春秋属晋。战国属魏。
明改鹿鲁吉站置,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北蜚克图乡附近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海西东水陆城站,有 “鲁路吉站”。
在今山西偏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偏关县: 韩家坪堡 “在偏关东二十里。隆庆二年置,万历十四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”。
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左冯翊衙县,刘昭注引《皇览》曰:“有苍颉冢,在利阳亭南,坟高六丈。”在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。东汉属衙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