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湘县

临湘县

①秦置,为长沙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。《寰宇记》 卷114: “以地临湘水为名。” 西汉为长沙国治。东汉为长沙郡治。南朝宋为湘州治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为长沙县。

②北宋至道二年 (996) 改王朝县置,属岳州。治所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陆城镇。元属岳州路。明属岳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临江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1930年徙治长安镇 (今临湘市)。1992年改设临湘市。


(1)古县名。战国楚青阳地。秦置县,治今湖南省长沙市,为长沙郡治。以临湘水得名。西汉为长沙国都,其城系吴芮所筑。东汉为长沙郡治。西晋末又为湘州治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名长沙县。(2)古旧县名。北宋至道二年(996年)改王朝县置,治今湖南省岳阳市陆城镇。属岳州。元属岳州路,明、清属岳州府。1930年迁长安驿(今城关镇)。1936年徙治黄金坑(今市东北黄金),1949年复迁长安驿。1992年改设临湘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达赉诺尔

    “呼伦湖”的蒙古语名称。

  • 湘阴州

    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湘阴县置,属天临路。治所即今湖南湘阴县。明洪武初复改湘阴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湘阴县为州,治今湖南省湘阴县。属天临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复降为县。

  • 牙里不藏思八

    元代西藏地名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·宣政院》 载: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其属附见有牙里不藏思八万户。藏文史籍《汉藏史集》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,牙里不藏思八(雅桑)为乌思地区(前藏)六个万

  • 金盏淀

    亦名金盏儿淀。在今北京市朝阳区东北三十里金盏乡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顺天府: 金盏儿淀“在通州境,广袤三顷,水中有花开似金盏”。因名。淀早已消失。

  • 洪洋山

    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6开州: 洪洋山 “山秀丽而隆峻。《志》 云: 澶渊旧在其下。今山南有浮翠桥,即澶水所经也”。

  • 石门道

    古道路名。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交通线。隋开皇五年(585),率益、汉二州兵所开,是在秦汉五尺道基础上建成。以石门山为名。自今四川宜宾市南行,经高县、筠连、云南盐津、昭通、宣威,南抵曲靖。

  • 郭陆滩集

    即今河南固始县南三十二里郭陆滩镇。明嘉靖 《固始县志》 卷3 《集市》: “南有郭陆滩集。”

  • 同劳县

    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)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陆良县西。三国蜀建兴三年(225)属建宁郡。东晋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。属益州郡。东晋后废。

  • 象林县

    西汉置,属日南郡。治所在今越南广南—岘港省维川县南茶桥。东汉废。《后汉书·南蛮西南夷传》: 永和二年 (137),“日南象林徼外蛮夷区怜等数千人攻象林县,烧城寺,杀长史”。又 《水经·温水注》: “九

  • 铜井山

    ①在今安徽铜陵市狮子山矿区。《元和志》卷28南陵县: 铜井山 “在县西南八十五里。出铜”。李白 《答杜秀山五松山见赠》: “铜井炎炉歊九天,赫如铸鼎荆山前”,指此。②一名铜官山。在今安徽全椒县西。《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