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沮侯国
东汉改临沮县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。三国魏复改为临沮县。
东汉改临沮县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。三国魏复改为临沮县。
北周建德七年 (578) 改怀文县置,为沭阳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苏沭阳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1海州: 沭阳县 “在沭水之阳,故以为名”。隋属东海郡。唐属海州。明属淮安府。清雍正二年 (1724)改属海州。民
①即今北京市大兴县南四十里庞各庄镇。清嘉庆二十年 (1815) 曾移宛平县县丞驻此。②即今河北乐亭县西十五里庞各庄乡。清光绪《乐亭县志》 卷2: 庞各庄集 “同治元年新立,有蓆市”。
即今陕西佛坪县治。清于此设巡司。1925年佛坪县迁治于此。
一称永宁道。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。治所在泸州(今四川泸州市)。辖叙州府,泸、资两直隶州,叙永直隶厅。相当今四川大凉山以东,仁寿、资阳以南,隆昌、合江以西地区。(1)清末改川南道置。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
在今浙江临安县城南。本名石镜山,唐昭宗时改名衣锦山。《新五代史·吴越世家》:“昭宗诏(钱)鏐图形凌烟阁,升衣锦营为衣锦城,石鉴山曰衣锦山。”古山名。唐昭宗时以石锦山改名。在今浙江省临安市南。
即沪渎垒。故址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。《晋书·孙恩传》: 东晋隆安四年 (400),“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”,因名。《寰宇记》 卷91苏州吴县: 袁山松城 “今为陂湖所冲,已半毁于江中”。宋代
①北魏孝昌四年 (528) 置,治所在汝阴县(今安徽阜阳市)。北齐废。唐武德六年 (623) 改信州复置。天宝初改为汝阴郡。乾元初复为颍州。辖境相当今安徽阜阳、阜南、颍上、太和、凤台、界首、临泉等市县
又称西山寺塔。在今广东仁化县西董塘镇安岗村后。始建于唐乾宁元年(894)。宋代重修。为四角五层楼阁式砖塔。现高13米。底层有一券顶塔心屋,第二层以上为实心,各层置假平座。寺为清康熙五十二年(1713)
即今台湾省宜兰县。清姚莹 《东槎纪略》卷3: “葛吗兰本名蛤仔难,在淡水东北,三貂、鸡笼大山之后社番地也。……地名噶玛兰系番语,闽音不正,讹为蛤仔难。” 乾隆三十二年 (1767) 福建漳州人林汉生来
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东南七里。为清代著名文学家、《聊斋志异》 的作者蒲松龄故里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部。属洪山镇。人口1220。建村宋代,初名三槐庄,以村内有古槐三株得名。明初以村东有井,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