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松山
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马蹄乡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 卷67: 西晋永嘉四年 (310),“张掖临松山有石如张掖字,掖字渐磨灭,粗可识,而张字分明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52张掖县: “临松山,一名青松山,一名马蹄山,又云丹岭山。在县南一百二十八里。”
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马蹄乡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 卷67: 西晋永嘉四年 (310),“张掖临松山有石如张掖字,掖字渐磨灭,粗可识,而张字分明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52张掖县: “临松山,一名青松山,一名马蹄山,又云丹岭山。在县南一百二十八里。”
又名浮山。即今广东云浮市西南五十里大云雾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8南恩州:浮山“一名泉山,在阳春县北七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东安县:云浮山“高五十丈,周四十里。危峰突起,峰顶常有白云。相传陈霸
俗名小溪。在今四川巫山县北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 庄辛谓楚襄王曰: “蔡灵侯之事,因是以南游乎高陂,北陵乎巫山,饮茹溪流,食湘波之鱼。”注: “茹溪,巫山之溪。”古水名。战国楚水。在今湖南省慈利县西南
一名石城山。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。《庄子·天运》: “南行者至于郢,北面而不见冥山。”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 苏秦说韩王曰,“韩卒之剑戟,皆出于冥山”。古山名。又称石城山。在今河南省信阳市东南。战国时为韩
即禺水。在今陕西华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一》 引 《华州志》: “愚水亦名乔谷水,先时西自龙湾北经圣山村入灌水。明永乐中水暴涨,始东折自渔村而下,又北经遇仙桥,又北入渭。因名遇仙桥河。”
①又名浮云山。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北,接奉新县界。《寰宇记》卷106洪州奉新县:华林山“在县西南五十里,昔浮邱公隐居之所。今南峰号为浮邱岭。吴猛于此山立坛,基址临道,其山三峰耸峻,高险危秀,周回百里”。《
一名柳林镇。即今河南信阳县 (平桥镇)南三十八里柳林乡。民国 《重修信阳县志》 卷18《兵事》: 咸丰十一年 (1861) 七月,太平军入信阳,“由谭家河窜青石桥南,折至柳林”。
在今河南尉氏县洧川镇西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 张仪说韩王曰: “大王不事秦,秦下甲据宜阳,断绝韩之上地,东取成皋、宜阳,则鸿台之宫,桑林之苑,非大王之有已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一》: 鸿台冈 “在洧
在今四川甘孜县东南。清雍正七年 (1729)置革赍土百户。
一名盐井河。在今四川自贡市南。西支为旭水河,北支为威远河,在市西北两河口会合后,始称釜溪河,经市中心区西南,东南流至富顺县西南注入沱江,釜溪河既为产盐河,也是运盐河。两河口以下通木船。民国 《富顺县志
1941年由丹江、八寨二县合并设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在原八寨县城(今贵州丹寨县)。取二县名各一字为名。在贵州省东部、清水江上游。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面积940平方千米。人口15.5万。辖3镇、4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