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京道
辽统和二十五年(1007)置,治所在中京大定府(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)。辖境北至今内蒙古赤峰市、东至今辽宁锦州市、西至今河北滦河流域、南至今秦皇岛市及其西北至北京市北境长城一线。金贞元元年(1153)改为北京路。
辽统和二十五年(1007年)置。治中京大定府(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)。辖境约相当今辽宁省锦州市、义县以西,内蒙古赤峰市、敖汉旗以南,河北省赤城县东长城以东,秦皇岛市以北至古北口间长城一线以东南。金皇统二年(1142年)前改为中京路。
辽统和二十五年(1007)置,治所在中京大定府(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)。辖境北至今内蒙古赤峰市、东至今辽宁锦州市、西至今河北滦河流域、南至今秦皇岛市及其西北至北京市北境长城一线。金贞元元年(1153)改为北京路。
辽统和二十五年(1007年)置。治中京大定府(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)。辖境约相当今辽宁省锦州市、义县以西,内蒙古赤峰市、敖汉旗以南,河北省赤城县东长城以东,秦皇岛市以北至古北口间长城一线以东南。金皇统二年(1142年)前改为中京路。
即斯榆国。或称徙国。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始阳镇。《三国志· 蜀书 ·张嶷传》: “又斯都耆帅李求承,昔手杀龚禄,嶷求募捕得,数其宿恶而诛之。”
即今广东新会市南崖门。在崖山与汤瓶嘴山间,形如门,故名。元 《宋季三朝政要》 卷6: “戊寅六月,祥兴帝迁于崖山。崖山在海中,两山相对,势颇宽广,中有一港,其口如门,可以藏舟。(张)世杰以为形胜之地,
南北朝时西域国名。在今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西北部之巴勒提坦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 波路国 “在阿钩羌西北,去代一万三千九百里。其地湿热,有蜀马,土平”。唐代名钵罗、布露。
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七塘乡。《宋史·苏缄传》:熙宁中,交阯入寇,围邕州,张守节救援,“守节皇恐,遽移屯大夹岭, 回保昆仑关。猝遇贼,不及阵,举军皆覆”。明置大夹铺。
在今湖南临武县东北,溱水之北。《清一统志·桂阳州》 “濆市”条下:“又水东市,在(临武)县东四十里。”
在今江西上饶县南五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上饶县:古良溪“出封禁山北溪,与丁溪山水合而入上饶江”。
在今河南孟县西南。《后汉书·孝灵帝纪》:中平五年(188)二月,“黄巾余贼郭太等起于西河白波谷,寇太原、河东”。在今山西省襄汾县西南永固。东汉中平五年(188年),郭大领导的一支黄巾军以此为根据地,并
即今贵州台江县西南之南市。清雍正九年(1731) 置南市土千总。
明置,属固原州。在今宁夏海原县西北盐池乡东南老城。《方舆纪要》固原州:干盐池堡“在西安所西北,接靖远卫界,为州境设险处”。清以后废。
蒙古中统五年 (1264) 升淄州置,属中书省。治所在淄川县 (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、博兴县西部及高青、邹平以东,黄河以南,鲁山以北地。至元二年 (1265) 改为淄莱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