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岔抗日根据地

东岔抗日根据地

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北。北起清河镇东岔村一带,南至长岗村南,长约12.5公里;东从老岭山脉,西至台上乡六道阳岔,宽约10公里。1936年杨靖宇率军开辟东岔抗日根据地。1938年日本侵略者实行武力封山,抗联战士依靠群众在此坚持斗争一年多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黑顶子

    又名夏渣山、乌尔浑山。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南八十里敬信镇境。清同治十二年 (1873) 前后为沙皇俄国侵占,改名萨继诺夫卡。光绪九年 (1883)吴大澂奉命勘界,将收复黑顶子地方列为勘界议程。十二年 (1

  • 大安驿

    ①明洪武初改大安站置,属崇安县。即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大安。②明初改金牛驿置,即今陕西宁强县东北大安镇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》:大安驿“在沔县西南九十里。本名金牛驿。明初置。旧有驿丞,今裁。设有把总分防”

  • 苇河县

    1927年改苇沙河设治局置,属吉林省滨江道。治所在苇沙河(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苇河镇)。以地滨苇沙河而名。1946年并入尚志县。旧县名。1927年由苇沙河设治局升县,并改名,治苇沙河(今黑龙江尚志市东

  • 洪池

    即鸿池坡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二十里 (今偃师市西)。《魏书·咸阳王禧传》: 景明二年 (501),咸阳王谋反不决,“夜宿于洪池 (别墅),……将士所在追僖,僖自洪池东南走”。即此。久堙。在今

  • 道州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治郾城县 (今河南郾城县南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辖境相当今河南漯河市及郾城、西平二县及舞阳县北部地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②唐武德四年 (62

  • 峨林关

    明置,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印江县: 峨林关在 “县南七里”。

  • 阴密县

    西汉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。东汉废。三国魏复置, 北周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灵台县西百里村。属安定郡。东汉废。三国魏复置。北周废。

  • 石窟寺

    ①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二里云冈镇。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(453),大部完成于太和十九年(495)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昙曜白帝,于京城西武州塞,凿山石壁,开窟五所,镌建佛像各一。高者七十尺,次六十尺,彫

  • 大巴关

    在今陕西西乡县西南一百二十五里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阿木尼厄枯山

    或作阿母尼额枯山。在今青海天峻县西北,布哈河发源于此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青海“西北二百余里,有阿木尼厄枯山,东北近甘、凉二州之边。……番语称祖为‘阿木尼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