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丛台

丛台

①在今河北邯郸市内。相传为战国赵武灵王所筑。由数台相连,规模宏大。《汉书·高后纪》:高后元年(前187),“赵王宫丛台灾”。颜师古注:“连聚非一,故名丛台,盖本六国时赵王故台也,在邯郸城中。”《后汉书·马武传》:光武攻邯郸,置酒高会,“独与武登丛台”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牛首水“又东径丛台南,六国时赵王之台也。《郡国志》曰:邯郸有丛台,故刘劭《赵都赋》曰:‘结云阁于南宇,立丛台于少阳者也。’今遗基旧墉尚在”。今邯郸市丛台乃后人复修,风景优美, 已拓为“丛台公园”。

②在今河南商水县北二十五里。战国时楚襄王筑。《寰宇记》卷10商水县引郎尉之《陈州旧图》云:“楚王游观弋钓地,或税驾于此。往往有嘉禾丛生, 因以为名也。”


又称武灵丛台。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公园内。传战国时赵武灵王(前325—前299)为观看军事操演与歌舞而建。唐颜师古曰:“连聚非一,故名丛台。”西汉初为赵王宫苑内胜景。更始元年(23年),刘秀拔邯郸,曾与马武登此。明嘉靖十三年(1534年)建据胜亭于台上。清代屡次修筑。台高7米,长59米,宽22米。向南突出一段长50米,宽10米。台南北均有登道,可拾级而上台顶。顶平坦呈圆形,顶上有赵王宫,又名武灵馆。台西小湖中有亭名望诸榭,系纪念战国时燕将乐毅而建;北边七贤祠,有韩厥、程婴、公孙杵臼、蔺相如、廉颇、赵奢和李牧等塑像。为冀南地区胜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简河

    古九河之一。在今河北东光、山东德州市以北。《尚书· 禹贡》 疏: “简,大也。河水深而大,……在东光之南,鬲县之北。” 清蒋廷锡 《尚书地理今释》: “河间府南皮县城外有简河、絜河,二河相去最近。”

  • 直谷宗

    一作哲古宗。即今西藏措美县东北哲古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12作 “直谷”。

  • 柳林铺

    即今陕西凤翔县西北柳林镇。清乾隆《重修凤翔府志》 卷2 《铺舍》: 凤翔北十里有柳林铺。

  • 莘仲集

    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乡。《元和志》 卷11曹州济阴县: 莘仲故城 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盖古之莘国也。伊尹耕于莘野,汤闻其贤,聘以为相,即此地”。

  • 五花嶂

    在今广东和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和平县:五花嶂“在县北二十里。邑之负山也。高五百余丈,春夏之间,杂花如绣”。

  • 北萧岐镇

    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峭岐镇。清道光《江阴县志》卷2:“萧岐镇十一保,县东南二十里。”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江阴县东南有“北萧岐镇”。

  • 喀喇河

    ①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萨瑟科尔湖西北,南流入萨瑟科尔湖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5: 阿拉克图古勒淖尔 “西北源为喀喇河。河出塔尔巴哈台库图尔岭南,当爱唐苏河之东南,流百二十余里,左会扎哈苏台水,又西

  • 三交县

    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麟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后废。

  • 虾岐山

    清属定海县。即今浙江舟山市南海中虾峙岛。

  • 东衡州

    南朝梁承圣中置,治所在曲江县(在今广东韶关市南十里武水西)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“时有衡州治含洭,故谓此为东衡。”隋开皇九年(589)改为韶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)又改番州置,治所在曲江县(今广东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