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夜县
西汉置,属东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荣成市北埠柳镇西北不夜村。因不夜城为名。东汉废。境内成山,汉时有日祠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因不夜城得名。在今山东省荣成市北不夜村。属东莱郡。东汉废。境内有成山日祠。
西汉置,属东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荣成市北埠柳镇西北不夜村。因不夜城为名。东汉废。境内成山,汉时有日祠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因不夜城得名。在今山东省荣成市北不夜村。属东莱郡。东汉废。境内有成山日祠。
①西晋永兴元年(304)分长城县置,属义兴郡。治所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,与江苏宜兴市接界。隋废。②南朝梁置,属上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东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废入桐柏县。③西魏置,属偏城郡。治所在今
即今四川万源市西北百七十里竹峪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7通江县:竹峪关“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。自陕西紫阳县入蜀路”。民国《万源县志》卷2:竹峪关“交通江界,崇山环抱,深涧回盘。下达通巴,上通镇巴,路当
元至正十二年(1352)改定西州置,属巩昌路。治所即今甘肃定西县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县地。明洪武十年(1377)降为安定县。元以定西州改名,治今甘肃省定西市。属陕西行省。辖境约当今甘肃省定西市。明初降
即五岭之别称。峤指高而峭之山,五岭之主山均称为峤,如大庾岭称台城峤或东峤。其余又称骑田峤、萌诸峤、越城峤、都庞峤。因此岭南既可称岭峤,亦可称峤南。《新唐书·冯盎传》: “炀帝弑,引其兵逃归。时盗贼多,
即今云南剑川县西南弥沙镇。明洪武中置土巡检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 ·丽江府》: 弥沙井 “在剑川州西南一百五十里。有盐课大使驻此”。
五代后蜀广政二十一年(958)置,属万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梁平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9梁山军:“五代伪蜀在今军治置屯田务,曰石氏屯田务。皇朝平蜀,土豪石处赟纳庄田八所。”北宋乾德三年(965)废,移梁山县
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“流共工于幽州。” 《孔传》: “北裔水中可居者曰州。”《孔疏》: “流徙共工于北裔之幽州。” 《阮元校勘记》:“ 《说文》 无洲字。水中之地,本只作州,后人加水
北宋明道三年(1034)置,属德顺军。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偏城附近。《宋史·夏国传》:庆历元年(1041)二月,“攻渭州,逼怀远城”。即此。后改为怀远砦。宋置,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。庆历元年(104
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南汤山城镇。《清太祖实录》卷8:后金天命六年(1621)七月,汤山、险山二堡民,追随镇江中军陈良策“叛投明将毛文龙”。即此。
在今河北隆化县东北五十里荒地乡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承德府丰宁县有“荒地” 镇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