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不令支

不令支

即令支。在今河北迁安县西。《逸周书·王会篇》:“不令支玄獏。”朱右曾《集训校释》:“卢曰:不字,发声。王曰:《齐语》云:北伐山戎,刜令支,斩孤竹。”


即“令支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。《春秋》: 昭公二十二年 (前520),“刘子、单子以王猛居于皇”。杜注: “巩县西南有黄亭。”古邑名。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。《春秋》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年)

  • 邺镇

    北宋熙宁五年(1072)改邺县为镇,属临漳县。即今河北临漳县南四十里邺镇。秦以来为邺县治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临漳县城西南部。属香菜营乡。人口 1200。春秋齐桓公始筑邺城,西门豹曾为邺令。三国魏、后赵、

  • 厄鲁特部

    又作额鲁特。清科布多参赞大臣管部之一,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,将原属喀尔喀的厄鲁特台吉达木拜所部移牧科布多,编为一旗,置总管,不设札萨克。地在科布多西,布彦图河、科布多河

  • 扞罙国

    又作扜弥国、拘弥国、宁弥国。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扜弥城(今新疆于田县北克里雅河东岸)。东汉名拘弥国。

  • 浸潭墟

   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浸潭镇。清设浸潭汛,有守备驻防。

  • 践斯处折施山

    亦作跋斯处折施山。在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地区。《周书·异域下·突厥传》: “突厥之先出于索国,在匈奴之北。……其一居践斯处折施山,即其大儿也。”

  • 枳县

    ①秦于枳邑置,属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涪陵市东乌江东岸。三国蜀移治今涪陵市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 巴志》: 枳县在 “郡东四百里,治涪陵水会。土地确瘠,时多人士”。东晋永和三年 (347)桓温平成汉后移

  • 夷陵州

    明洪武九年(1376)改峡州置,属荆州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、长阳、远安等市县地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改为宜昌府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峡州置,治今湖北省宜昌市。属荆

  • 双凤驿

    即今四川隆昌县西北双凤镇。清乾隆《隆昌县志》卷4:双凤驿场“北六十里”。驿当内江与隆昌之间,距离均六十里,为巴蜀通衢。

  • 鼎新县

    1928 年改毛目县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即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。1956年并入金塔县。旧县名。1928年由毛目县改名,取更新之意。治今甘肃省金塔县东北鼎新。1956年撤销,并入金塔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