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上清宫

上清宫

①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西北八里邙山翠云峰上。唐高宗乾封元年(666)追尊老子李耳为玄元皇帝,玄宗开元二十九年(741)诏令两京诸州置庙祭祀,故唐代称上清宫为玄元皇帝庙,又因避玄宗讳改称元元皇帝庙,或称太微宫。老子被后人追尊为太上老君,故又俗称老君庙。上清宫金元已废。明伊王(太祖第二十四子朱㰘)妃方氏捐资重修。嘉靖二十四年(1545)道士张玄慕又募钱修建,把梁柱、椽、瓦以铁铸,配殿覆盖琉璃瓦,故明代以后又称上清宫为铁瓦琉璃殿。嘉靖三十四年(1555)地震,殿宇被毁。清代和民国初又予重修。

②在今安徽贵池市南清溪镇东端。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,于西晋永嘉年间自汉中移居龙虎山后所建。唐名真仙馆。宋大中祥符间改上清观,政和中敕改上清正一宫。清名太上清宫。现存部分为清代所建。有福地门、九曲巷、下马亭、午朝门、钟楼、龙虎仙峰、玉门殿、东隐院及元、明石刻等珍品。

③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之高台山上。为青城山道教主要宫观之一。始建于晋,五代前蜀王衍建行宫于此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5永康军:上清宫“在高台山丈人祠之侧,晋朝立宫于上,夜则神灯遍空。其东北有天师手植栗十七株”。南宋范成大、陆游均曾游览上清宫。范成大《吴船录》:“宫在峰顶,岷山数百峰,悉在栏槛下,如翠浪起伏,势皆东倾。”今宫为清建,左有鸳鸯井,右有麻姑池。顶为呼应亭, 日出、云海、神灯为上清宫三大自然景观。


又称上清观。在江西省贵溪市上清镇东端。为道教历代天师进行宗教活动场所,两大支派之一正一道著名道观。东汉张道陵后裔世居于此。传始建于西晋,初名传箓坛。唐会昌年间,敕建龙虎山道观,赐名真仙观,武宗亲书匾额。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始改名上清观。政和三年(1113年)升为“上清正一宫”。元至大三年(1310年)改称上清正一万寿宫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年)又改称太上清宫,简称上清宫。历经火灾兵毁,仅存元代大铜钟及部分碑刻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富水镇

    北宋乾德二年 (964) 废富水县为镇,属京山县。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。在陕西省商南县东北部。面积101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富水街,人口1130。明代前黑漆河名富水,古设富水关于此,故名

  • 明港镇

    即今河南信阳县北七十八里明港镇。明置巡司,并设驿丞于此。(1)在浙江省宁海县东南部,南濒三门湾。面积172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明港,人口 2800。1992年合前横、青珠、山头乡置镇。

  • 朱提山

    ①在今四川宜宾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叙州府宜宾县:朱提山在“府西五十里,连绵高耸,上侵云霄。旧尝产银。诸葛武侯所谓汉嘉金、朱提银也”。朱提山本在朱提县西南,应在今云南昭通市境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一》

  • 圣人城

    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。《水经·巨马水注》:紫石溪水“又径圣人城东,又东南右会檐车水。水出檐车硎,东南流径圣人城南,南流注紫石水,又南注于涞水”。

  • 盘马山

   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: 盘马山 “相传汉高尝盘马于此。山产铁,汉置铁官,宋置利国驿于山下”。

  • 彭蠡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以寻阳县改置,为江州治。治所即今江西九江市。大业初改为湓城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江州浔阳县: “隋改为彭蠡县,取州东南五十二里彭蠡湖为名。”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

  • 获 (獲) 水

    获, 《说文》 作 “”, 《水经》 作“猚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梁国蒙县: “获水首受甾获渠,东北至彭城入泗。” 《水经·获水》: “获水出汳水于梁郡蒙县北,又东过萧县南,睢水北流注

  • 谢埠市

    即今江西南昌县 (莲塘镇) 东北谢埠街。清同治 《南昌府志》 卷6有谢埠市。

  • 昔阳

    春秋鼓国都。在今河北晋州市西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二年 (前530),“晋荀吴伪会师者,假道于鲜虞,遂入昔阳”。孔疏引刘炫说: “肥、鼓并在巨鹿昔阳,即是鼓都,在鲜虞之东南。”春秋鼓国都城,白狄所建。在今

  • 统幕镇

    即统漠镇。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。《明 一统志》 卷5隆庆州: “相传辽主游幸尝张大幕于此,因名。俗讹为土幕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谓此说荒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