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上林县

上林县

①唐武德四年(621)置,为南方州治。《元和志》卷38上林县:在“上林洞口,因以为名”。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东南澄泰乡古城村。贞观八年(634)为澄州治。天宝初为贺水郡治,乾元初复为澄州治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属邕州,端拱三年(990)改属宾州。明万历八年(1580)徙治今上林县。清属思恩府。民国初属广西南宁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

②北宋皇祐间置,属邕州横山砦。治所在今广西田东县东南思林镇东。元属田州路。明属上映州。明末废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)复置,属思恩府。迁治今田东县东南思林镇南。清光绪二年(1876)属百色直隶厅。1918年改为思林县。


(1)古旧县名。北宋皇祐间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东南思林东、右江南岸。明末废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复置,迁治今田东县东南思林南、右江南岸。1926年改思林县。(2)今县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、大明山东麓。属南宁市。面积1876平方千米。人口45.5万,79.8%壮族。辖7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大丰镇。因原县治处上林县在上林洞口,故名。《元和郡县志》上林县:“武德四年分置上林洞口,因以为名。”隋为领方县地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上林、无虞二县,先后为南方州、澄州治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无虞县并入上林县(故治在今县南),属邕州。端拱三年(990年)改属宾州。明属柳州府,万历间徙大丰镇,即今治。清雍正三年(1725年)属宾州,十二年(1734年)属思恩府。1913年属邕南道,1914年属南宁道。1926年废道属广西省。1949年属武鸣专区,1951年属南宁专区。1952年属桂西僮族自治区宾阳专区,1953年为桂西僮族自治区直属县,1956年为桂西僮族自治州直属县。1957年属邕宁专区。1958年与宾阳县合并称宾林县,属南宁专区。1959年复置上林县。1971年属南宁地区。2002年属南宁市。地处桂中盆地边缘,西部大明山,中北部及东部为喀斯特石山,间有谷地、丘陵,中南部和东南部为河谷平原和丘陵。清水河及其支流流经境内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玉米、甘蔗、薯类、花生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金、锰、铁、滑石、大理石等。工业有水泥、制糖、化工、食品、发电、矿粉、制茶和采煤。公路通马山、忻城、宾阳等地。名胜古迹有智城碑、六合坚固大宅颂碑和大明山、大龙洞水库景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化塘

    即今湖北郧县东北六十四里南化塘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郧县东北有南化塘。

  • 杂谷厅

    清乾隆十七年(1752)改杂谷安抚司置,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。二十五年(1760)升为直隶厅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理县、马尔康等县地。嘉庆六年(1801)改为理番厅。清乾隆十七年(1752年)改

  • 洛城

    ①在今江西金溪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抚州府金溪县: 洛城在 “县西四十里。梁末周迪起兵临川时所筑也”。②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眉州“裴城” 条内: “州治东北二里有洛城。相传后汉

  • 渿河

    古称天门下溪水。在今山东泰安市西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泰安州: 渿河 “出岳西白龙池,亦南流会于泮河,并入汶河”。

  • 歇马馆

    即今四川营山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39朗池县: “大历五年遭狂贼焚烧,自后权置行县,未立城壁。贞元元年移于营山歇马馆为理,即今县是也。”

  • 广魏郡

    三国魏置,属雍州。治所在临渭县(今甘肃天水市东北,南临渭水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静宁、通渭、庄浪、张家川、清水等县地及天水市东部。西晋泰始中改名略阳郡。

  • 格山

    在今安徽泾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泾县: 格山 “在县西北七里,高数十丈,周十余里。环抱县治,如郛郭然”。

  • 路程州

    南宋置羁縻州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潞城瑶族乡。元改路城州。明初废。南宋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西北潞城。属邕州所领羁縻州。元改为路城州。

  • 连巫山

    即黄石山。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二百十里。《水经·澧水注》:“黄水出零阳县西北连巫山。溪出雄黄,颇有神异。”

  • 小溪河

    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八十里小溪河镇。明成化《中都志》卷4:临淮县有小溪店。清光绪《凤阳县志》卷2:小溪集“在县东北八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