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衢山
在今浙江常山县北二十二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6:衢州“以州有三衢山,因取为名”。《寰宇记》卷97常山县:三衢山,“《东阳记》云:山上有石,周回三百步”。
在浙江省常山县中部。传昔有洪水自顶涌出,分三道而下,由此得名。衢州(常山属衢州市)州名源于此。海拔368米。东、南、西三面为农田,远眺若拔地而起的孤山。西坡有山洞,宋赵抃曾在此读书,因称“赵公岩”。
在今浙江常山县北二十二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6:衢州“以州有三衢山,因取为名”。《寰宇记》卷97常山县:三衢山,“《东阳记》云:山上有石,周回三百步”。
在浙江省常山县中部。传昔有洪水自顶涌出,分三道而下,由此得名。衢州(常山属衢州市)州名源于此。海拔368米。东、南、西三面为农田,远眺若拔地而起的孤山。西坡有山洞,宋赵抃曾在此读书,因称“赵公岩”。
即铁。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十里铁丘。《旧五代史·少帝纪》: 后晋开运二年 (945) 二月,“丙戌,幸铁丘阅马”。春秋卫地。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北铁丘村东。《春秋》哀公二年(前493年):晋、郑战于此。
旧名美笃喇麻寺、美都喇嘛寺。在今四川小金县南山坡上。清乾隆四十一年 (1776) 重建,四十五年 (1780) 改今名。
明置,在今贵州铜仁市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铜仁府铜仁县:石子营在“府北三里……皆为要地”。
元置,即今辽宁凤城市西北通远堡镇。明废。
即泰山。在今山东泰安市北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黄帝“东至于海,登丸山,及岱宗”。《正义》:“泰山,东岳也。”《尔雅·释山》:“泰山为东岳。”泰山的古称。《尔雅·释山》:“泰山为东岳。”《史记·封禅书》
明洪武二年(1369)改田州路置,属广西行中书省(后改广西布政使司)。治所即今广西田阳县。嘉靖七年(1528)改为田州。明洪武初改田州路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。辖境相当今田阳、田东、巴马等县地。
①一名雷水。在今山西永济市南。源出雷首山,西流入黄河。相传为 “舜渔雷泽” 处。按: 雷泽当在山东荷泽市东北,因此水有 “雷” 名,好事者强为牵合。②一名雷夏泽。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
在今湖北阳新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3兴国军: 阖闾山 “在永兴。《武昌记》 云,‘昔阖闾与楚相持,伍子胥屯众于此”。
金置,属合河县。在今山西兴县境。
①地区名。指江苏里运河以西、淮河、洪泽湖以东地区。清靳辅《治河方略》卷2下河形势:“淮以南、扬以北,周围千百里泽国也。运河贯其中,东西二堤夹之。西堤以西为上河,泽之所钟,旧有汜洸、白马、甓社、邵伯等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