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七鲲身

七鲲身

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南沿海一带。北起安平古堡故址(在一鲲身),南至二层行溪(即二仁溪)口,原由多处沙洲连续发展而成,地势起伏,有如鲸(鲲)背浮露水面,故名“鲲身”。清康熙间高拱乾《台湾府志》卷1:“自打鼓山蜿蜒而亘西南,共结七堆土阜,有蛛丝马迹之象,如鲲鱼鼓浪然, 自一鲲身递至七鲲身,相距有十里许。”


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南、高雄市西北沿海。本为沙洲,自东南向西北逶迤六十余里,断续联成七屿,相距各里许,势若贯珠,犹如鲲鱼鼓浪,故名。上多杂木,有泉甘美。北端一鲲身地最广,与鹿耳门遥对,控大员港出入口。二鲲身至七鲲身居者多渔户。19世纪后期港湾逐渐淤浅,遂与今台南市西部陆地连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盖竹水

    松溪支流。在今浙江庆元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庆元县 “松源水” 条: “又有盖竹水,出县西七十里凤山,有交剑水流合焉,又东经石壁山西,下流入闽之松溪。”

  • 白茆新市

    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南三十里白茆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昭文县图:东南有白茆新市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常熟县东南有“白茆新市”,“白茆新市跨白茆塘,向无村舍,明季始成市,故名曰新”。

  • 苌阳县

    东晋安帝时以秦州流民置,属晋熙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西北柏隆镇东北。南阴平郡寄治于此。南齐废。后复置,别置为一城,在南阴平之西。北周废入晋熙县。

  • 勐 (猛) 旺

    又称勐邦。明代属车里宣慰司,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北一百四十八里勐旺。清雍正六年(1728) 设土把总。傣语 “勐” 为坝子,“旺” 或“邦” 为飞貉 (鼯鼠),意即鼯鼠坝。

  • 十里墟

   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十里十里乡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容县图:东北有十里墟。

  • 乌西

    在今贵州大方县东。清康熙三年(1664),贵州水西土酋安坤等叛。吴三佳率兵由乌西攻安坤于卧这,即此。在今贵州省大方县东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,贵州水西土酋安坤等叛。吴三桂率兵由乌西攻安坤于卧这,即

  • 商山县

    1946年8月当地解放后由商南、山阳二县析置,治耀岭河 (今陕西商南县南耀岭河街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47年2月废。旧县名。1946年由陕西省商南、山阳两县析置。以两县首字得名,治耀岭河(今商南县城

  • 金利砦

    在今广东南海市北里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 金利砦在 “府西十五里。宋元时置砦于此。明洪武三年改置巡司”。

  • 连阳化瑶局

    1927年由连县、连山、阳山三县析置,驻连州(今广东连州市)。1934年改置安化管理局。

  • 学田

    即今浙江磐安县东南二十六里大盘乡驻地学田村。1939年至1949年为磐安县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