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本春秋楚邑。秦置县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。东汉改为钟离侯国。三国魏废。西晋太康二年 (281) 复置,属淮南郡。东晋安帝时改为燕县,为钟离郡治。北齐复为钟离县。隋开皇初为濠州治,
原名宫后苑。在北京故宫坤宁宫北。正中有坤宁门和园内相通。东南、西南分设琼苑东门和琼苑西门,可通东西六宫。北有顺贞门,是宫墙北并列的三座琉璃门,门外为神武门。园内中心建筑为钦安殿,是明代嘉靖时遗物,祭祀
北宋名柏子镇。即今四川潼南县西南柏梓镇。民国 《潼南县志》 卷1: 柏梓镇在 “县西四十里”。(1)在重庆市潼南县西南部。面积72.5平方千米。人口5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柏梓,人口 3100。清初建场
①战国魏置,后属秦。治所在安邑县 (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沁水以西、霍山以南地区。东晋义熙十四年 (418) 移治蒲坂县 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),辖境缩小到今山西西南部汾河下
清康熙四十二年 (1703) 置,属松潘镇漳腊营。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塔藏乡东南郎寨。后废。
北宋置,属蓬溪县。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八十里。
在今四川南坪县西一百四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钳川县: “有钳川山。” 县以山为名。《元和志》 卷22钳川县: “钳川神祠去县西北十里。水、旱人祈请焉。”
①又作阿母。元置,故址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北额穆镇。元 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“禅春 (东)一百 (里) 阿母 (站)。” 清称额穆站。②元置,在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南双城子古城。元 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
即今云南砚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平远镇。古为镡封县治。
①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南海县:“有赤岸、紫石二戍。”《元和志》卷34南海县:赤岸戍“在县东百里”。②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大河又东径赤岸北,即河夹岸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