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七星镇

七星镇

北宋熙宁六年(1073)改七星砦置,属安化县。即今湖南涟源市东北五十八里七星街。


(1)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东部。面积145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七星村,人口2310。因七星河得名。1956年设七星乡,1958年改公社,1985年置镇。产玉米、大豆、小麦等。有农机修造、建材等厂。有公路通市区。(2)在广东省封开县东南部。面积261平方千米。人口5000。镇人民政府驻七星街,人口2300。因境内有七星岩顶而得名。原属渔涝公社,1965年析置七星公社。1983年改区,1986年撤区置镇。地处七星山山地。林木茂盛,东南部设有黑石顶自然保护区。林产木材、松脂、冬菇、木耳和蜂蜜,农产稻、木薯、生姜等。有锯板、造纸、硅铁等厂。河莫公路经此。(3)在重庆市梁平县西部。面积33.1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李唐坝,人口1500。因镇东有七座山丘如“七星北斗”而得名。1919年建七星场,1955年置七星乡。1966年为竹园公社。1981年复七星乡,1992年置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薯类。工艺竹编为特产。有采煤、水泥等厂矿。公路东接川鄂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龙坝

    即今云南东川市乌龙乡(乌龙街)。清于此置乌龙汛。

  • 丽水县

    ①唐武德四年(621)分括苍县置,属括州。治所在今浙江丽水市西南二十八里平原乡资福村。武德八年(625)废。②唐大历十四年(779)改括苍县置,为处州治。治所在今浙江丽水市东南七里古城村。唐末迁治今丽

  • 宿胥口

    先秦黄河决口处。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新镇附近。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 苏代曰,“决宿胥之口,魏无虚、顿丘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河水 “又东径遮害亭南。……又有宿胥口,旧河水北入处也”。古黄河决口处。在今河

  • 建义县

    北魏建义元年 (528) 析屯留县置,属襄垣郡。治所在今山西襄垣县南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建义元年(528年)分上党之屯留县置,治今山西省襄垣县南。属襄垣郡。北齐时省。

  • 西路道

    1913年置,属福建省。治龙岩县(今福建龙岩市)。辖境约当今福建宁化、明溪、清流、连城、漳平、华安、长泰、龙海以西地区。1914年改为汀漳道。1913年2月以清末汀漳龙道区域置,治龙溪县(今福建漳州市

  • 千佛洞

    ①莫高窟的俗称。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南鸣沙山东麓断崖上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“雷音寺在敦煌县南三十里,即千佛洞。唐建,岩石间旧有佛像万计。”②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南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3:“保惠城南

  • 庙山

    在今浙江瑞安市城区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瑞安县: 庙山 “在县东南五里,亦曰安禄庙山。山高秀,障蔽海门,上有浮图”。

  • 和通卡伦

    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5: 布昆河 “经毕陵图淖尔南,和通卡伦北,又五十余里,入于 (额尔齐斯)河”。

  • 蜀堰

    即都江堰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。《元史·河渠志》: “蜀堰,江水出蜀西南徼外,东至于岷山,而禹导之。秦昭王时,蜀太守李冰凿离堆,分其江以灌川蜀,民用以饶。”

  • 渐山

    ①俗名尖山。在今江西南昌县 (莲塘镇) 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4南昌府: 渐山“在府东南六十八里。耸如卓笔,南接近进贤县界”。②即今福建龙海市西南浙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海澄县: 渐山 “在县 (